分享到: | 更多 |
人们相信凡事有游戏规则,人们行事讲规则,言出必行,人人平等,并不需要通过提高声调,来强调自己的特殊性。
本质上,我是个敏感的人,但奇怪,我不说话则已,一旦说起话来,却容易变得激动起来,越说越来劲,声调变得铿锵高亢。在中国生活时,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也许是习惯使然,也许大多数人都这样的吧。
异国他乡的生活,让我突然去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说话的声调,为什么会这么高亢?想起问这个问题,是当我们说话的时候,常让周围的人侧目,并成为关注的目标。
说老实话,这让我有点不自在,我随后会放低声调,可说了没一会儿,声调又再高起来,是情不自禁的感觉。这让我有点沮丧。不过,在新西兰生活久了,倒也慢慢入乡随俗,说话的语速变慢了,语调也变得低了很多。
我惊讶于自己的这个变化,还是回国探亲与人闲聊的时候。我感觉朋友们说话很大声,但他们浑然不觉;我自己呢,原来声音是小的,后来也被他们带了起来,不得不跟上他们说话的节奏和声调。要是在人稍多的地方,声调还真的要大点,人多声杂,你不大声点,朋友们得把头伸过来,才能听清楚你说什么。
我感觉这样说话有点费力,有点累,和朋友说起这感觉,他们都有点惊讶,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呀,为什么我们说话这么大声?这么费力?听者就在对面,为什么还要把声调提得那么高呢?生怕对方听不见?又或是迫切希望别人相信自己的话?想想这实在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可做些探讨研究,或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考。
在一个传统社会里,也就是熟人社会里,大家不会过于留意这个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交的国际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个体也更注重彰显自己的权利,这使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变得紧张起来,产生了更多的冲突。
而在此阶段,如果旧的社会规则不断受到挑战和打破,新的规则还没建立或完善起来,还处于摸索当中。人们行事中因没有了规则,整个社会就信奉“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个体都努力争抢资源,努力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行为首先就体现在“话语权”之争上。在人际交往当中,日常人们的沟通,大多是用语言进行的,于是人们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就希望能用语言抢占先机,获取更多的利益。
因为每个个体都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那么在没有建立规则之际,或规则还没有完善的阶段,人们又不能一致认同某种议事规则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通过用提高声调,来强调自己的合法性、权威性。或者,依此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自信心,争取获得别人的信任,或者迫使别人承认自己的权威性。
平民尚且如此,官员就更不用说了,说话锵锵有力,自信满满。听领导讲话,犹如听激情演讲,他们犹如一个个信心爆棚的播音员。有趣的是,我看新西兰人讲话,相对来说,声调平和,语调也不高。国家总理说话也不过如此,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的讲话就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但信息都在里面了。听多见多了,我会对比去想,为什么他们这样说话,不怕别人听不懂,对方相信自己吗?
后来慢慢有了体会,大概他们这样,是文化上的原因,但我有另一个看法,那就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规则已建立并完善,人们相信凡事有游戏规则,人们行事讲规则,言出必行,人人平等,并不需要通过提高声调,来强调自己的特殊性,来提升自己的自信或权威性,或者强调自己的合法合理性,并迫使听者顺从自己的意志。
人们有如此的行为,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早已接受并习惯了有关的法制文化,明白凡事讲规则,明白说话声调高低缓急,并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人们一旦习惯了这种文化,日久则成为社会常态。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说话的声调不需要高亢,但很自信他们所传达的意思,听者愿意聆听,也都能听见了,会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行动;而与此相反,在一个不遵守契约的社会里,人们说话时,会不自觉地提高声调,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合法性、正确性和权威,以期获得听者的认同,甚至迫使对方认同。
由此看来,说话的声调高低,语调的缓急,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对规则和法制有自信心,是否遵守契约精神,或者说,是否拥有对自己、对国家的自信心。(作者系移居新西兰作家)
赵振宇:我们该怎样讲好真话 | 2009-08-17 |
给草根艺术更广阔的舞台 | 2009-08-17 |
和平发展道路:不能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 | 2009-08-17 |
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 | 2009-08-17 |
孟昭连:“之乎者也”:语气词?标点符号? | 2009-08-17 |
让机器听懂人说话 | 2009-08-17 |
刘亚楼:机关要克服“慢、拖、粗、浅、窄” | 2009-08-17 |
畲族民歌与畲族文化 | 2009-08-17 |
切实当好党委选人用人参谋助手 | 2009-08-17 |
“三严三实”的内涵和意义 | 2009-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