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当“长妈妈”走上互联网
知庸
//www.workercn.cn2016-01-05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过鲁迅故居的人,可能见过一组可爱的雕塑,长妈妈给少年“迅哥”讲故事,旁边还有只猫,侧耳倾听。

  妈妈摇着蒲扇,自己在故事声中甜蜜睡去,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动人的不仅仅是睡前故事,还有娓娓道来的语调、随时的交流问答,烛光中妈妈的声调里蕴含着浓浓的情感,情感中酝酿出孩子对这个庞大而陌生世界的安全感。人对世界的信任感、归属感,就是从这种高浓度的情感互动关系中而来。

  进入工业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台也有了睡前故事。这种标准化传播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稀释了情感浓度。主播们往往要进行“对象感”训练,模拟出人际传播的那份亲切。然而,模拟的毕竟不如真实的。大众传播,获得了广泛性,但丧失了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来临,大众性和互动性终于有了一次可以接榫的契机。讲故事的“长妈妈”登上一个网络公共平台,化身千百,来到孩子身边;同时,她还具备互动特点,今天孩子提出的疑惑,明天就能反馈出来,孩子能点播、能参与。这个过程,研究者一般描绘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垂直社群,传者与受众保持着畅通的互动,按照用户的个性需求随时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并实现一系列功能。

  学者提出了重返口语时代的愿景:传播将重新回到村口情境,以大槐树下聊天的姿态,进行量身打造的讲述。高黏度、富情感、强信任,同时又打破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人数局限。

  目前的变化还只是初露端倪。没有谁替代谁,标准化、广泛化的传统媒体叠加个性化、强情感的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线上线下,百般交融。许多传统媒体人纷纷转战互联网平台,“凯叔讲故事”等自媒体也开始登录北京电视台,就是变化潮流中的小浪花。

  既不稀释情感,又能广泛传播,这样的态势也许就差一扇窗的距离了,媒体人准备好了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