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劳动与文学
赵柒斤
//www.workercn.cn2016-07-29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更多

  

  周末闲暇,翻阅“先秦文学”,才发现曾在网上看到的“3000年前的诗歌是喊出来的,2000年前的散文是想出来的,1000年前的诗词是仿出来的”并非皆戏谑:上古歌谣确是原始人组织劳动、鼓舞劳动的一种手段,而诗歌则起源于劳动。所以,劳动不仅创造了生活,更创造了文学。

  根据历史考察,我国文学的最初样式就是诗歌。而诗歌是人类从事集体劳动、依照劳动的节奏,因袭着劳动呼声的样式而产生的,故称“3000年前的文学是喊出来”也不为过。《礼记·经解正义》引《尚书传》曰:“民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相传,这首《击壤歌》是尧帝时一位老人在作“击壤”时唱的歌。全诗虽五句,可分两个层次读。前两句表明先民顺从“起而劳作、归而休息”的自然规律;后两句讲的饮水与衣食皆取之于丰沃的土地;最后一句是记录者的疑惑,“人们过着顺乎自然、取于大地的生活,与尧有什么关系?”有此一问,足见原始的先民是有思想的。这首诗更是上古黄河文明的真实写照,华夏民族正是从这种生存状况中逐步发展而来的。

  出自《诗经·小雅》的“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和《史记·伯夷列传》中的“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都是一边劳动、一边唱出来袒露心迹的抒情诗。而出自东汉赵晔编撰《吴越春秋》中的“弹歌”,仅用“断竹,续竹,飞土,逐宍”8个字,就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也完全可能是先民口头流传下来的一首诗。“断竹”就是砍伐竹子:“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飞土”,是说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我们从艺术的角度也不难看出,作者在这首古诗中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不仅节奏明快、凝重有力,而且使劳动的画面富有了动感之美和浪漫主义色彩。

  出生于石器时代的古诗歌,是先民狩猎、采桑、伐木等劳动时发出的呼声(即口语),自然有一定的高低和间隙,因而形成了一种节奏,这便决定了诗歌的节奏。这种有节奏的语言形式逐渐固定后,就成了反映社会、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形式——独立的精神产品。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等就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这种文化从远古洪荒一路走来,如同涓涓细流,及至全面称盛,势同江海。

  据史料记载,原始人的舞蹈,也是模仿劳动的音响、动作等重演劳动的过程,这或许就是为了训练劳动技巧、总结劳动经验创作的,抑或教育部落成员更积极无畏地参加生产劳动,这种“文化”虽有明显的功利性,但却表达了某种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经验和哲理。同时,先民在与自然作斗争时,又将主客观相结合而按主观想象创造出了最早的叙事作品——神话。神话连同古诗、乐舞等最原始的文学皆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是靠口耳相传的。这些文学作品与狩猎、耕种、采摘、开矿等体力劳动区别在于,它兼具了思维与思想等人文价值,成为民族记忆和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虽仅有极小部分远古文学作品流传并被后世典籍记录下来,但为后世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文学归根结底是实践的产物。广阔丰美的现实生活,承负着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多样性境遇,为文艺创作提供鲜活丰厚的素材和美的范式。靠口耳传播的远古文学源自现实又回到现实,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接地气”,这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轨迹。现代诸多文学书籍、影视作品之所以少人问津,除视频、网络、手机等可读可观的载体激增外,创作者无“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基层)意识、其作品不接地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