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可怜一代富豪,身败名裂,给历史留下一个永远的传说。依靠官场发家的胡雪岩,最终败落给市场;而官场给他补上最致命的一击。
当官当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晚清社会上流行的一句俗语,形象地反映了胡雪岩炙手可热的巨贾形象和地位;但如此一位商界红人,身后却十分落寞,留下的史料十分有限,与晚清另一位如日中天的官商盛宣怀的片纸只字皆珍藏形成巨大的反差;虽至今不过一个多世纪,留下的却是一片模糊的背影;就连他到底是安徽绩溪人还是浙江杭州人,他的第一桶金如何掘得;他到底曾富有到什么程度,都是一笔糊涂账;但这些空白,正好为小说家们留下巨大想象与发挥空间;所以如此一来,各种演义版本在民间满天飞,以致其风头至今盖过时时处处为自己留下自拍照的盛宣怀们。
传说胡雪岩就是被盛宣怀斗垮的;将两位盛名赫赫的红顶商人做个比较,不但是件有意味的事,而且有助于对两人了解的深入:作为官商结合的典型,胡雪岩身后靠山是中兴名臣左宗棠;盛宣怀的背后是权势熏天的李鸿章;胡雪岩政治上获得了二品顶戴(红珊瑚顶子,也有说一品顶戴的)、赐穿黄马褂,古今商人里面获得的最高荣誉;盛宣怀直接官至邮传部尚书,亦官亦商两道通吃;共同的特点就是富可敌国、名动天下。结局也相似:胡雪岩最终破产,盛宣怀最终失势。但两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胡雪岩是一位传统商人,一位私有企业的业主;盛宣怀是一位追逐西方先进生产方式走在当时潮流前列的洋务实业家,一位国企官员。
胡雪岩虽然身处洋务运动时代,并曾参与左宗棠马尾造船厂的运作,但其主营商业模式、经营领域、经营思路都属于传统商业范畴,他的主营业务是钱庄,经营范围包括金融中介、军火贸易、生丝茶叶、中药制售等;关于他的发家故事,多属演义,但其最初经营钱庄,确是没有异议的;掘得第一桶金后,顺理成章的攀附官僚权贵。
倚官谋利——这是当时社会一切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进步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利和市场资源联姻,简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盛宣怀的生意仕途如此,胡雪岩的生意也是如此。
胡首先结交的是浙江巡抚王有龄,继而结识左宗棠,为左宗棠的收复新疆事业筹款筹粮,提供后勤保障。
今人都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功勋盖世,却很难体会其当日的举步维艰:政治上,与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做艰苦卓绝的斗争,争取朝廷把战略方向转向陆防,本质上在于大清国财力困乏,既无法兼顾海防陆防两面作战,就仅仅陆防一方面,已经令政府左支右绌;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打的就是钱,而大清恰恰就是没钱。借吧,政府公信力已经透支太多,既不为国民所信任,也不为洋人所信任,国家公信力甚至不如一位胡雪岩个人;正是如此窘境之中,左帅不得不倚重这位能干的商人,通过胡雪岩,想出了以海关税收为抵押的方式,向外国银行举债,一举解决了西征筹饷的死结;同时为西征代购军火,筹办粮草,为左帅建立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也获得了左帅的投桃报李。
其最主要的回报,自然是经济的回报:西征举债先后本金达1590万两,年利率为9.5%_18%,胡雪岩从中赚取的利差应该不是个小数目,有一回监察部门调查,利率15%的借款,胡在中间利差达5个百分点;其次,海关关税银作为贷款抵押,都需要经过胡控制的海关银号管理和上缴,胡雪岩从中借以周转获利;总之,通过左宗棠的合作和关照,胡雪岩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个回报,更让天下商人羡慕嫉妒恨:应左宗棠的上奏,朝廷破格嘉奖胡雪岩布政使衔,赏二品顶戴花翎,赐黄马褂,赠及三代如其官!须知,古代商人处于四民之末,即使发财到富贵泼天,依然被人另眼相看,就算最肯花钱,也只能买些不入流的虚衔,装点一下门户;直接被朝廷赏穿黄马褂,那是财主们做梦也不敢想的好事。
胡雪岩的败落,源于一个光鲜而时髦的口号——商战;即通过商场战争,打败战场上欺负我们的列强。这思想胡雪岩有,郑观应有,维新人士谭嗣同们也有;流风所及,至今在爱国主义愤青中依然炽盛;具体的说,胡雪岩是想通过囤积垄断生丝,打败外商,挣回生丝定价权;但天不灭曹,天灾、跟风爆炒、中外生丝价格倒挂等因素结合,反把胡雪岩打成严重内伤,亏损数百万两之多;恰于此时,上海发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胡雪岩的主战场,银庄,发生挤兑,导致资金链吃紧,继而断裂,风声鹤唳中,胡雪岩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而官家此时给了他最致命一击:圣旨颁下,下令将胡撤职,让浙江巡抚亲自去查抄胡雪岩家产。可怜一代富豪,身败名裂,给历史留下一个永远的传说。依靠官场发家的胡雪岩,最终败落给市场;而官场给他补上最致命的一击。(作者系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