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知廉耻关乎守廉洁
孙忠义
//www.workercn.cn2016-09-2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副刻在古代官衙内的“官箴”,表明对于掌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来说,能否知廉耻、行廉洁,是一个必须首先关注的重大问题

  廉耻,指廉洁的操守和知耻的感觉。廉洁,指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受贿、立身洁白。现实中群众切齿痛恨的大小贪腐分子,共同之处则是反其道而行,个个均是不顾廉耻、荣辱颠倒、巧取豪夺、贪得无厌的“老虎”“苍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应该把明廉知耻作为重要一课,借以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真正让“不想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尚廉知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孟子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懂得羞耻,则能行己有耻、有所不为,不知羞耻,则什么坏事丑事都干得出来。古老的《诗经·相鼠》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相鼠有齿,人而无止(耻)。人而无止(耻),不死何俟?”意思是说,那种不知羞耻的人,连老鼠也不如,还活个什么劲儿?

  历史上,那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腐之徒,无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清正廉明的清官,则留下了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清朝的张伯行,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为了抵制当时官场上以送礼之名、行贿赂之实的歪风,他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习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引用这一段话,告诫党员干部“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所以,不论什么时候,党员干部都要分清荣辱界线,廉洁律己,“不以恶小而为之”。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作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光荣,损害人民利益可耻;克己奉公光荣,损公肥私可耻;廉洁自律光荣,以权谋私可耻。这是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形成的共产党人荣辱观。方志敏是红军的高级将领,他被捕时,国民党士兵因从他的身上搜不出一个铜板而愤愤不平。方志敏后来在狱中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今天,我们党掌握了执政权,许多同志继续保持了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好传统。如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几十年里职位一直在提升,去世前是湖南省委副书记,但他的妻子始终是一名新华书店的普通职工。妻子不会骑自行车,上班需步行40多分钟,但郑培民从不让她搭用顺路的公家车。父母病故、子女结婚、自己生日以及唯一的集邮爱好,郑培民都严格保密、从不声张,为的是“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这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坚决将有辱自己人格的歪风邪气、污泥浊水挡在门外,昭示的正是共产党人自尊自爱的廉耻观、廉洁范。

  一段时间,随着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厚黑学”风行,一些厚颜无耻的人大行其道,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出现了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现象,结果导致“四风”横行,腐败滋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正风反腐的深入,那些寡廉鲜耻、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人,那些贪污受贿、聚敛无度的人,纷纷落得身败名裂、为人不齿的下场。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提醒我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只有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建立起清正廉洁、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能切实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从而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开轻装上阵再出发的步伐。(作者单位:91181部队)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