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
//www.workercn.cn2017-10-17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解决新的实践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要思想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开辟了新境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创新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在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亿万人民伟大创造上开辟了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理论上不断作出新的概括。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亿万人民伟大创造的系统总结,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晶,是全党意志和全民族智慧的集大成,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上开辟了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构成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历史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上新的历史性飞跃。

  在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开辟了新境界。一个国家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兴盛,一个政党也只有不断吸纳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才能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在理论创新中,气度决定了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以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纵观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反映了和平崛起中的文明自信。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表明,对外开放的胸襟总是与国家综合实力紧密相连,越是开放越是强大,越是强大越是开放。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增强,加上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在现代化理念上、在对待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上超越前人,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