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的七年知青生活,是青年习近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更是他了解中国复杂党情国情民情,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源头。重温这段历史,感悟青年习近平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对于青年官兵全面地、历史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青年官兵对忠诚核心的政治认同、拥戴核心的情感认同、追随核心的思想认同,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有助于增进对党的领导核心的高度认同。学之越深,信之越真,维护核心、看齐追随的思想根子就越牢固。思想上信赖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最基础的就是深入了解核心、在感情上深深爱戴核心。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七年知青岁月“让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使我拥有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身置于群众中,会使我感到非常踏实,非常有力量”。习近平同志从农村大队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但是,他对人民群众那种浓厚的情感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在梁家河下乡插队的七年时间里,青年习近平与梁家河老乡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当上大队支部书记以后,他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需,带领群众办沼气、打水井、办铁业社、办缝纫社、办磨坊、办代销点、种蔬菜、打坝淤地、搞河道治理,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给梁家河带来很大变化。陕北老乡亲切地称赞青年习近平是“贫下中农的好书记”“吃苦耐劳的好后生”。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是西柏坡参观学习,还是边防哨所深情握手;无论是云贵高原访贫问苦,还是视察灾情住帐篷;无论是坐老乡家炕头拉家常问冷暖,还是下基层吃大盆菜交伙食费,那种与民相亲、与兵同乐的情感由心而发,让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倍感亲切温暖。这就是从延安这片黄土高原一路走来的人民领袖的人生格局。重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同志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深知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习近平同志成为核心是顺理成章、当之无愧、水到渠成,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透理解。习近平同志在回忆梁家河往事时深情地说:“作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后来,他在不同场合也曾多次掷地有声地讲道:“要牢记政府前‘人民’二字”“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做共产党员。”这些足以见得是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铸就了青年习近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孕育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品格;是梁家河的淳朴民风,塑造了青年习近平宽厚敦朴的优良品质,孕育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砥砺,磨砺了青年习近平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让他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群众”“共产党干部应该怎么样”这样一些基本观念,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由此,把“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目标追求,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热爱的情感得到升华,负责担当的情怀清晰而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忍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回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实践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重温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习近平同志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我们就会更加全面地、历史地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强烈的使命担当、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工作方法,就会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同志那种深厚的爱国为民家国情怀。
有助于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价值追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青年榜样对于处在同一年龄段的青年官兵有着极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习近平是当年下乡插队“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但他却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而放弃自身要求;没有因为地方苦,而放弃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没有因为艰难的入党路上屡次受挫,而放弃对党的事业的信仰追求。为了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他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等生活考验;为了入团入党,他在面对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前前后后向组织递交了18份申请书;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带领村民办夜校、办沼气、科学种田、良种饲养,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撒知识和文明,等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深深地反映了青年习近平身上那种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同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讲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目标、充满自信。”有人说,没有梁家河的七年,便没有习近平同志今天的从容执着和大气磅礴。七年知青生活,七年甘苦与共,不仅使他和陕北老乡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也使他从小就对农村、农民和脚下的热土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对改变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增添了毅然决然的抱负和担当。从梁家河到党中央,习近平同志给出了他对于“青年意味着什么”的答案,并以自己的言行为青年官兵树立了能吃苦、爱学习、勇担当、勤干事等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青年习近平身上展现的伟大精神,是一种大公大德,既体现了优秀青年的成长历程,又体现了人民领袖的精神特质。重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青年官兵走近青年习近平,无疑有助于正在成长定向中的青年官兵深入了解军队最高统帅的奋斗历程,深入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品格和高尚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作者系93175部队政治委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 | 2017-10-24 |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 2017-10-24 |
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2017-10-24 |
新时代的行动指南 | 2017-10-24 |
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旗帜 | 2017-10-24 |
南方时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017-10-24 |
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旗帜 | 2017-10-24 |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 2017-10-2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 | 2017-10-24 |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一)| ... | 2017-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