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的鲜明底色
郭定平
//www.workercn.cn2018-07-2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全面性、彻底性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障。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完整体系和精神实质,准确地理解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和现实内涵。

  党的全面领导的时代内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伟大历史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和坚决贯彻党的全面领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中国社会面貌得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改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这种自信的自然流露和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挑战空前严峻,需要党的全面领导运筹帷幄、克敌制胜。国际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日益接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国际竞争加剧,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抱着猜疑和恐惧的心态,有时甚至不惜摆出对抗的态势。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矛盾问题交错叠加,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才能破除各种既得利益的盘根错节,披荆斩棘,扬帆远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必然要求。

  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党的全面领导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必须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国家政权的机构、体制、制度等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保障和实现党的领导的政治落实、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下三大方面。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全面执政能力。要在政治建设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的思想建设上落实全面的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自觉,不断把思想力量转化为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只有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的全面执政能力,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规定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和基本目标,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成立,就是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是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

  三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同时,既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还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确保广大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在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党的全面领导应落实到关键环节

  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地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特点,将其贯穿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始终。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体体现就是要在国家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法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将其一以贯之地坚持到底。新时代,如何将根本宗旨贯穿到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给出了答案。可以说,准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制度化、机制化、行政化等方式落到实处的方案和步骤。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党和国家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结构重组,并通过改革不断深化党的领导,以机构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能力提升。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力架构等进行系统性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重大转化的客观需要,进而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是“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从现实性上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的落脚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党的领导的实施,离不开党和国家机构坚决有效的执行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健全完善‘优化协同高效’的党和国家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在国家治理上进行变革。

  从全局上看,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既要求面向未来也要求面向世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表现在政治现代化方面就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直接服务于这一政治现代化目标,就是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这些改革是对党和国家机构的职能进行优化配置,全面加强中共中央对重大事务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全面领导。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和推动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建党学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是基于自身政治文明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创新型贡献。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