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全国竟然有210所“野鸡大学”!他们不具有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违法招生和网络诈骗,但居然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招生、生存,公然坑骗百姓,并以出售假文凭等方式获利。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长尤其需要擦亮眼睛,分辨谁是李逵、谁是李鬼。为何这些“野鸡大学”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怎样才能让“野鸡大学”失去生存空间?本期“思与辨”进行探讨。
主持人: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嘉 宾: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管部门不能缺位
主持人:每年高考前后,总会曝出“野鸡大学”欺诈事件,甚至同一个校名年年存在,年年被举报,但年年死灰复燃。“野鸡大学”为何屹立不倒,屡禁不绝?顺藤摸瓜,一举端掉它们的老窝就这么难吗?
张敬伟:只要有现实主义的需要,“野鸡大学”就有存在的逻辑。虽然多年来中国大学一直在扩招,但也有35%左右的学生难以跨进大学校门。有些名落孙山者,对进入大学学习有迫切希望,甚至是饥不择食。“野鸡大学”顶着“中国”、“北京”等名头,起着高大上的名字,甚至还有自己的网站,因而对于想上大学的考生极具诱惑性。
端掉“野鸡大学”老窝,其实是监管层面的问题。但只要“野鸡大学”有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市场需求,监管层面的“端”治标不治本。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无所作为。 210所“野鸡大学”经媒体率先曝光,监管部门已经是慢了一拍。这是社会公众诟病的主因所在。而且,“野鸡大学”分布在全国,且越是发达地区,“野鸡大学”越多,亦凸显监管部门在查处“野鸡大学”方面的不作为。这严重影响到监管部门的公信力,甚至让人怀疑这其中是否有利益输送的猫腻。
和静钧: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误入“野鸡大学”的国人投诉率并不高,他们出于维护声誉之考量,要么选择沉默,要么选择掩盖,导致新一波不知情的学生受骗,不良中介或非法招生单位未能及时识破和受处罚。假如有关部门坐等投诉者上门后再个案纠正,那么这一波又一波的国人误入“野鸡大学”之局面只会恶化而不会得到根本扭转。不少“野鸡大学”曝光了很多年,各地教育部门对本地的高校情况想必心知肚明,要鉴定并揪出“野鸡大学”并非难事,在曝光、取缔“野鸡大学”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不能“缺位”。
考生、家长不要相信招生中有潜规则
主持人:“一个巴掌拍不响”,有舆论认为,“野鸡大学”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旺盛的市场需求,这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之一。你们怎么看?
张敬伟:“野鸡大学”存在既有监管不力的原因,也有市场需求的因素,更有学历崇拜的牵引,诸种因素形成滋生“野鸡大学”的土壤,从而使“野鸡大学”如茬茬春韭,难以戒绝。只要社会、市场、个人有需求,“野鸡大学”即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值得一提的是,美澳等国的“野鸡大学”,很多也是基于中国留学生需求旺盛而滋生的。普遍性的学历崇拜及高学历蕴含的附加值,是导致“野鸡大学”存在的客观原因。因而,“野鸡大学”普遍存在,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是市场需求使然,更和监管乏力脱不了干系。
熊丙奇:北京成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耐人寻味。这抓住了一些人的心理,即高考没考好,可以不用凭高考分数,就能到北京上本科院校。天下当然没有这般好事,但有的考生、家长却轻信了。近年来,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招生诈骗预警,提醒家长注意计划外招生和计划外招生的区别,可是,还是有考生、家长受骗。根源在于,这些考生、家长以为招生中有潜规则,他们明知自己的分数上不了计划内的大学,可是却相信计划外招生的学校,有本事给学生颁发正规的全日制文凭,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家长还会主动配合诈骗者不声张,担心坏了“好事”,直到钱财被骗,人去楼空,才发现被欺诈。为此,我国必须加大招生信息的公开力度,消除招生中的潜规则空间,打消学生和家长的潜规则想象。
和静钧:高考考生尤其是低分考生及其家长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一些“高校”的自我宣传和“录取通知书”。考生及其家长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都增强了,“野鸡大学”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
要对“野鸡大学”形成风险管控机制,通过黑名单制度,发现一个整治一个
主持人:怎样才能让“野鸡大学”失去生存空间?
张敬伟:对媒体已经曝光的210所“野鸡大学”进行查处,使其无法在今年的高考季后“兴风作浪”,扰乱高招工作,也避免考生们上当受骗。教育部仅仅公布正规的高效名单还不够,还要对“野鸡大学”形成风险管控机制,通过黑名单制度,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发现一批打击一片,将“野鸡大学”查杀于萌芽阶段。监管总在曝光后,这一令教育主管行政部门难堪的局面,不能持续下去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负打假之责。用人单位和社会个体,抛却学历崇拜思维,亦有助于消除“野鸡大学”的生存空间。
熊丙奇:“野鸡大学”泛滥的背后,有学历情结在作祟。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时,首先关注的是能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如果学生和家长,深究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那么,“野鸡大学”很容易现出原形。要让学生和家长有这种意识,必须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学自主办学、自授学位,学位由社会专业机构认证。这也是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要求。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看,本国极少有人去买“野鸡大学”的文凭,因为在能力社会,这种文凭就是一张废纸,倒是有很多崇尚学历的国家的人去购买。美国学者主持的一份报告揭示,美国是“野鸡大学”最多的国家,其颁发的文凭,95%给了中国人。从中可见实行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重要性,这可以引导全社会关注学校的办学质量、教育回报,而不是一纸文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野鸡大学”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 2011-08-18 |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是世界社会保障史... | 2011-08-18 |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 2011-08-18 |
高校职务犯罪为何集中爆发 | 2011-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