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杨志华谈——
应从中国视角探索有机马克思主义
//www.workercn.cn2015-12-28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正在生成中的新学说和新流派,因其独特的中国元素而备受学界关注。日前,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志华说:“在精神实质上,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深度契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无启发,也有望对全球生态文明转型产生广泛影响。”

  杨志华第一次听到“有机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是在2013年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大本营——美国过程研究中心访学期间,合作导师是小约翰·柯布博士。第一次会面交谈,柯布就明确地提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对的,资本主义最终会毁灭自己,美国正在证明这一点。这位颇有影响的基督教生态神学家,所说的这番话让杨志华感到“震撼”。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每当人类面临各种严重危机,人们就会“回到马克思”去寻找智慧。比如,在生态危机凸显的大背景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挖掘阐发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唯物主义等思想,发展出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学的角度敲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生态丧钟”。

  1969年发生于美国加州圣芭芭拉的石油泄漏事件,引发柯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其后几十年间,他写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几本重要著作,一以贯之的使命,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反自然性和反社会性,并以有利于环境、共同福祉和可持续未来的、建设性后现代文明为替代方案。

  当时的替代方案还没有明确叫作“生态文明”。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杨志华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步,鼓舞柯布明确了生态文明就是这样一种替代方案。

  以小约翰·柯布博士为领军人物的美国过程哲学家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经过长期酝酿,逐渐将以怀特海为宗师的有机哲学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借鉴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智慧,正式提出“有机马克思主义”新学说。

  在这一新流派逐渐形成过程中,王治河、樊美筠两位中国学者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们与柯布一起创建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主旨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生态文明。2013年6月,王治河、樊美筠应邀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演讲,这可被看作是“有机马克思主义”一词在华语世界的最先产生。

  2014年5月,在美国加州克莱蒙市举行的第八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有机马克思主义正式亮相国际舞台。柯布的弟子菲利普·克莱顿提出有机马克思主义三条宣言:资本主义非正义,“自由市场”不自由,穷人在气候异常等生态灾难里代价最惨重。

  克莱顿等人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强调从最新科学汲取洞见,都关怀社会弱势群体而不是自私自利,都谴责过度抽象的哲学和不关注实践,都将地球看作是一张“生命之网”。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现代性,特别是现代性蕴含的无限经济增长癖。环境问题不只是象征性地贴点创可贴就能解决的,需要文明的转变——走向生态文明。

  柯布提出,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将人类和生态共同体的福祉置于经济增长的目标之上。克莱顿也认为,如果全世界只追求经济无限增长,只想争强斗富,将毁灭全人类。因此,站在穷人的立场上,关注共同福祉,还是站在富人的立场上,关心个人利益,这是一个根本选择。

  这样一个根本抉择,在被资本逻辑所支配的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仍是不可想象的。就金融危机问题,柯布曾尖锐指出,这生动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危险性:将一切都私人化了。美国政府把本应由政府解决的问题完全托付给私人机构,“在我看来,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标志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破产,而且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破产”。

  《有机马克思主义》一书的副标题“资本主义与生态灾难的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潜含的答案就是“走向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柯布看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认为这不仅因为理论上中国是拥有《易经》的民族,而且就现实层面讲,与美国不同,“中国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她抵抗金融寡头的霸权,谋求普通民众共同的福祉”。

  作为西方世界最早提出“绿色GDP”的生态经济学家之一,柯布一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取消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评价进步的方法——GDP评价法。杨志华说,这些理论与我们当前倡导的“不以GDP论英雄”的考评发展趋势是合拍的,“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共同追求上,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有着强烈的共鸣,可以合奏人类文明转型的新乐章”。

  相较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而言,有机马克思主义更加强调文化传统和精神因素对经济社会的作用,自觉地从各种传统优秀文化当中汲取智慧养分,进而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时代化、民族化的实践智慧。柯布、克莱顿等人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内在契合的:一方面,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和有机马克思主义一样强调流变、系统整体性;另一方面,都是否定二元对立思维,强调社会整体取向的思维方式。

  “与以往中国学界对西方思想的追风不同,在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成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思想文化起到了独特作用。”杨志华认为,在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中,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目前为止唯一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

  有机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文化危机,“在此意义上讲,有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西方的,也不只是中国的,而是具有‘国际范’的新马克思主义”。杨志华认为,值得我们从中国视角对之加以认真探索。(谢海潮)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