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逐级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使干部不断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作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标本兼治,一系列举措深得党心民心。然而,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感觉“压力山大”,感叹“为官不易”。仔细分析,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方面,工作标准提高了,节奏加快了,舒坦度日成为了“过去式”;另一方面,感觉头悬“一把剑”、身边有双“眼”,当官越来越不自在。不合理的东西长期普遍存在,反而被认为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其实,干部感觉有压力,这是一种理性回归。“为官者,为民也,乃天地之正道。”党员干部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立铁规、颁禁令,目的在于更好地保证服务为民。干部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如果总以为进公务员队伍就端上“铁饭碗”、进了“保险箱”,每天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对待每件工作都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干事不担责,出事也不追责,这样,就会贻误改革发展,葬送美好事业。
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要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对党纪法规心存敬畏,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央和省委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划定了“红线”,通上了“高压电”,这并非额外要求,而是党员干部的底线;这不是给干部套“紧箍咒”,而是戴“护身符”。防微杜渐,才不致酿成大错、溃于蚁穴。
“干部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政府过紧日子,群众才能过好日子。”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我期许,有“为政清正、为人廉洁”的自我追求,就会主动摒弃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自觉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层层担责任,个个有压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不竭动力和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