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的集中求解。
“四化同步”发展着重强调“四化”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合力,包含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其次是城镇化与工业化间的良性互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并可能引发新的城市内“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并非单纯的土地城市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第三是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间的平衡发展。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产业的生产、流通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包括使用机器设备、发展专业化分工等。随着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会逐步城镇化、现代化。
“四化”同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土地问题是农村最为棘手和敏感的话题。征地制度是土地制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征地工作做得好的话,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将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引爆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工矿企业多、经济发达的乡村、乡镇,或多或少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土地纠纷,涉及土地的利益分配已成为乡村、乡镇最为棘手和敏感的话题,是引爆乡村、乡镇社会矛盾的主要“导火索”之一。工矿企业与属地乡村、乡镇关系对立,矛盾重重,往往是乡村、乡镇闹一闹,工矿企业掏点钱,关系暂时缓和一下,如此往复。
农业现代化滞后。作为传统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农业现代化问题始终是山西省“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尤其是青年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更是成为令人担忧的沉重话题。
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与工矿区割裂,小城镇发展缺位。大量工矿区分布于城市之外,与所在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形成对城镇化的有效带动;一些矿区“飞地经济”特征明显,矿企与属地乡村、乡镇经济社会联系不紧密,服务功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对属地乡村、乡镇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持。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
调整完善征地制度,完善城乡资源配置机制。“四化”同步推进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城乡资源配置机制,最为重要的就是推进征地制度的改革。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应适当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受益中的分配比例,维护农民权益。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次矛盾,积极探索山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民致富、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结合。
以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不断创新“以矿建镇”机制,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现代工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生产要素支撑。随着城镇化而集聚的大量人口,能够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二者间形成良性内在互动的同步发展机制。同时,要把城镇化发展和山西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
以“以矿建镇”为抓手,推进矿区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分为两个环节: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是资源型地区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大型矿企在属地乡村、乡镇创办促农就业和增收的非矿项目,试点建立产业化带动机制。一系列依托矿区兴建的小城镇,由于空间上的毗邻性、产业的接近性、基础设施的相关性、生态环境的制约性,就能逐渐形成资源型城镇族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政府应因势利导地推动资源型城镇族群中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产业发展迅速的小城镇逐步发展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增强资源性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信息化为支撑,不断提高 “四化”同步发展的水平。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信息化进程就是信息技术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渗透、覆盖和拉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化,信息正在成为与劳动力、土地、资本同等重要的要素资源,信息化正在并将不断给传统的生产、流通、消费流程带来革命性变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形成智能化工业经济,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智慧型城市,信息化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中心、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