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牢牢把握全面小康的机与梦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5-03-31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作出这一重大判断,充分考量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也充分考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国环保系统要重新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紧紧扭住环境质量改善的时与机,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小康,不是一个新话题,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礼记》,我们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也已经有3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考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深化这样一种认知,没有生态环境领域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赋予了小康新的内涵,指出了全面小康的短板,明确传递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信号。

  这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从生态兴与文明兴的论述,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论断,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保工作寄予了殷殷期盼。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到全国两会、国务院常务会,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全面部署。所有这些,明确传递出一个战略信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党的主张、国家意志。

  这是社会期盼、人民意愿。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小康社会在经济等方面已经成为现实。在这一阶段,“求生存”变为了“求生态”,“盼温饱”变成了“盼环保”。人们希望出门可以不戴口罩,喝水不必专门买纯净水,买食物不用担心污染残留,白天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夜晚可以看到繁星闪烁……这是公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小康最基本的内涵之一。

  这是工作重点、常态要求。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重要变化。我们必须将更多的力量放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将环保工作与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紧密关联起来。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对照公众期待找准工作的薄弱点、关键点和着力点,把公众期待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环保为民、利民、惠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实,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这一重要判断的作出,有历史视角下对环境欠账的考量,有现实视角下对转型阻力的审视,也有未来视角下对污染增量的预判。

  历史欠账太多的现实,决定了改善环境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可以表明形势:74个重点城市仅8个空气质量达标,三大区域很多城市雾霾天数过百;一成左右水体仍为劣Ⅴ类,七大流域近1/3断面超标,地下水监测点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1700起以上,威胁近3亿人饮水安全;近1/3国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约90%的天然草地不同程度退化。几十年积累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化解的。还清历史欠账,需要时间。

  转型阻力太大的现实,决定了调结构、转方式不可能一步到位。产业结构事关能源结构,能源结构决定排放强度。南京与沈阳,GDP几乎相同,不供暖的南京烧煤反而多出一半。广州与北京,北京人口多出一倍,烧煤量多的却是广州。究其原因,都在于产业结构。京津冀鲁豫、长三角和珠三角加起来,国土面积不到全国1/6,能源消耗占比却高达7成,平均每平方公里耗煤2000吨。究其原因,也在于产业结构。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31个省份中,把钢铁作为重点产业的有26个,把石油化工作为重点产业的有25个,把有色金属作为重点产业的有20个,把煤炭开发作为重点产业的有15个。三期叠加背景下,转型需要时间。如果太急、太猛,成本高,风险也大。

  地区差异太大的现实,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不可能一气呵成。区域间来看,东部经济实力强,环境历史欠账多;中西部发展诉求高,但保护任务重。从区域内部看,以京津冀为例,城镇化率北京近九成,天津八成左右,河北不足五成。北京大气治理重点在控制机动车,属于发展之后的问题。天津大气治理重点是控制炼油,属于发展中转型升级的问题。而河北大气治理重点在控煤,属于寻求生存发展的问题。即使同一个省内,发展也不平衡。发展阶段、环境容量和管理水平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环境保护的难度。

  影响范围太广的现实,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不可能一帆风顺。环境问题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紧密相连。一些环境问题非常敏感,处理不好,甚至可能演变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公众的环境焦虑已经开始影响到了社会稳定。考虑到就业和稳定,一些地方落后产能甚至“到了淘汰不了的程度”。这些都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过程中,不能绕开也绕不开的。毋庸置疑,这大大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厘清这样一种思路,将环境保护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全面建成小康,既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每一个领域的环境问题,都在考验着当代环保人、甚至当代中国的智慧和勇气。

  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瓶颈,必须紧紧抓住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矛盾焦点,是改善环境质量;用一个关键词表现群众期待,还是改善环境质量;用一个关键词指导环保工作,依然是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大气、水、土壤污染,为了不让生态环境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这些困扰当代中国的重大课题,到了必须破题的关键时刻。必须用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程度。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反映最为强烈,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尤需尽快取得数据和感官两个方面的改善。

  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瓶颈,必须牢牢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根本。目前,我国已明确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行政命令式推进转型升级相比,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刚性更强,对于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作用也更为明显。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种优化、倒逼作用更应得到强化。一方面,要将治理污染对发展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将发展带来的污染增量控制在可消化空间之内。这是平衡点。另一方面,要通过污染治理,倒逼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契合点。

  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瓶颈,必须切实抓住强化环境管理这个关键。当前,必须下大气力,尽快抓出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可以变好、污染可以治理。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战线的同志更要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勇气,敢于亮剑,出重拳用铁腕,全力实施新《环境保护法》,依法严厉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零容忍、全覆盖,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在严查严处严罚上下功夫,在严厉追究责任上下功夫。

  舆论注意到,环境保护部党组一再强调,加强信息公开,欢迎媒体监督,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展示出了阳光的心态、开放的作风、开阔的视野、必胜的信念。困难在哪、症结在哪,告知于民;重点在哪、关键在哪,问需于民;出路在哪、方向在哪,问计于民;成绩如何、效果怎样,问效于民。这种阳光的心态、开放的作风、开阔的视野、必胜的信念,不仅激发了环保部门向污染宣战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整个社会破解环境瓶颈的决心和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唤起了当代中国新的向往憧憬,燃起了中华民族新的追梦激情。现在距离2020年只剩下不到6年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战决胜时刻。我们必须立足国情,瞄准目标,尽快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既要有数据指标,也要有感官指标;既要体现问题导向,又要体现目标导向;既要有现实的针对性,又要有长远的预见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