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南开大学党委中心组
//www.workercn.cn2015-05-18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提出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新理念新方略接连提出,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国、如何从严治党等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又一次鲜活体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和形成的。从十六大的“一个全面”到十八大的“两个全面”,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三个全面”,最后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体现出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并提,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意味着一项重大战略构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战略布局的新谋划,是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战略布局问题先后有过三次权威表述。

  第一次是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第二次是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他还说:“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次是2015年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还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谋划中国战略布局的过程,体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的使命担当和自觉意识。

  二、“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党执政和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全面从严治党振奋人心,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四个全面”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坐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理方式、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保障,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四个全面”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视野更加开阔,执政理念更为科学,执政方式更为理性,向国人、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成熟政党的定力、追求与智慧。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彰显了管党治党的决心、勇气和谋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提升了党的威望和声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全面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时代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客观规律的阐释,也是用来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必须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高度,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然而,把握“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来理解,不能孤立来看待。“四个全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内在蕴含着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等具体举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等巩固其执政根基。“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应时代关切、实现人民福祉、建设现代中国的基本方略。

  总之,“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最新的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的更大胜利。(执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寇清杰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