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共享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
“学习笔记”小组
//www.workercn.cn2015-11-05来源:求是网
分享到:更多

  

  “学习笔记”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一经公布立刻引来无数解读,面对数不清的各种亮点,小编想着重强调一个——“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来不缺速度。然而在飞速发展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同等程度地提高,从原来的唯GDP论英雄进化为更重视民生的发展,这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目的,而这种执政理念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一直秉持的。

  一、“共享发展”是必须坚持的

  《公报》怎么写: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学习笔记”批注:

  在全球众多国家与政党中,只有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执政宗旨。无论是过去的干革命,还是现在的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二、多些雪中送炭,急群众之所急

  《公报》怎么写: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发生旧社会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学习笔记”批注:

  “知屋漏者在宇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群众生产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三、努力补齐“贫困”的短板

  《公报》怎么写: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学习笔记”批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目标准确、工作求实。要想精准扶贫,首先要了解贫困对象,要摸清扶贫对象数量、摸清贫困底数、摸清贫困状况、摸清致贫原因、摸清脱贫需求、摸清主要困难等基本情况,知道扶持谁、扶什么。扶贫过程中,不能用大炮轰跳蚤,而要通过“扶志”与“扶智”两方面强化贫困对象自身的“造血”能力,知道怎么扶、如何扶。最后,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制度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方能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真正做到“责任清”“标准清”。

  四、为了祖国的未来

  《公报》怎么写: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习笔记”批注: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五中全会公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就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事业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鲜明昭告了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政治承诺,将国家政策基点从确保“学有所教”、“全民教育”的教育机会公平,逐步向“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迈进,不仅让亿万中国人能够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的能力,而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五、“双创”,不可偏废其一

  《公报》怎么写:

  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学习笔记”批注:

  创业与创新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创业是逻辑上的先导,有了创业,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和竞争氛围,创新才能成为竞争的强力需要和全面的自觉行动。没有创业形成的氛围,创新更多只会是一种国家行动,而不是贝尔、法拉第、比尔·盖茨、乔布斯们等曾经的草根阶层的行为。创业和创新必须转变我们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曾经使我们的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模式,随着这种模式赖以发挥作用的条件的不复存在而显得过时,所以,过分陶醉于后发优势,简单地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改革,可能会把后发优势变成后发劣势,由于缺少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性激励,一旦需要创新则措手不及。

  六、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公报》怎么写:

  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劳动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学习笔记”批注:

  强调共同富裕就是关注未富者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七、牢牢守住民生的底线

  《公报》怎么写: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学习笔记”批注:

  “守住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作为中国改革事业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到了应当理性地走向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了。如果不进一步理性地深化改革,现行制度的实践效果就可能有违制度建设的初衷;如果在深化改革中再出现失误甚至是重大失误,这一制度甚至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能够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安全预期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解除后顾之忧、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宝,而且是持续保障与改善民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制度保障,这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重要发展目标。

  八、用中国办法破解医改难题

  《公报》怎么写: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学习笔记”批注:

  医改不是易事,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系统性医改更是难上加难。就拿分级诊疗来说,呼吁倡导了这么多年,但现实中大医院人满为患、专家号一号难求、黄牛党屡禁难绝等现象仍在持续,老百姓“不管大病小病,专家看了才踏实”的心理仍普遍存在。这充分说明,医改作为事关人们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光呼吁、提倡、喊口号没有用,惟有拿出清晰顶层设计,形成明确制度导向,才能落到实处。病有所医是基本民生,公益、效益皆不可缺。政府把该管的事管起来,建立起医生、患者、医院、社会、政府等多方共赢的医疗体制,医改就能真正惠及于民。

  谈到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而简洁地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共享发展,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底气向老百姓作出的承诺,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征程上,边践行,边实现,边歌唱。(资料来源:新华网、求是网、人民网、光明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国际在线、凤凰网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