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回应了我国新时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科学指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精准提出了化解各类矛盾的有效对策,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也为我省不断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新胜利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创新发展,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我们要以实践为基础,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科学把握创新规律,不断解放思想,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形成市场运行新机制、构建科技发展新模式,为我省“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不竭动力。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要把创新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完善鼓励创新的社会运行机制,有效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推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改造,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创新产品的形式、提高服务的质量,进而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形成市场运行新机制,必须推进简政放权。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推进“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权力清单”的制度化管理,提高政府效能,科学配置生产要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清除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要通过加强定向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积极化解“难”、努力巩固“稳”、不断扩大“进”,进而激活市场活力。要积极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挖掘企业发展新动能,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构建科技发展新模式,必须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创新发展、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目的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使其与社会现实需求有效对接,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当前,我省应积极实施基础研究、高科技研究支撑计划,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生产技能,创新生产方式,推出一系列高精尖产品,激励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加入创新发展的行列。要通过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的运用,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关键举措
协调发展强调的重点是“全面”,解决的是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就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来指导工作,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突出重点中做到统筹兼顾,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我们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解决我省在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不断提升发展的均衡水平。
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绿色崛起的进程中,我省应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以建立区域性联合推动机制为手段,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对接,深入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才有序流动的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严格预算、控制公共财政支出,着力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大拦路虎。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社会服务有效整合。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在协调发展中形成生态城镇化格局,努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创造亲近自然、舒适安宁的生态型美丽家园,并使之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基础条件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何正确处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考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的要求为行动纲领,着力解决绿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发展生态经济、创新生态机制、创建生态家园中促进绿色发展与发展升级的有机结合。
注重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我省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推动力。
注重创新生态机制,积极培育绿色品牌。面对制约我省绿色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在遵循绿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江西品牌。要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归纳提炼,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效益、更优的结构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注重创建生态家园,强化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更是有利于代际公平的长期发展。绿色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绿色发展意识,将绿色发展理念外化为自觉行动,创建宜业、宜居、宜游的绿色家园。
坚持以开放发展为必由之路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江西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局限,积极构建“走出去、引进来、促合作”的开放型发展新格局。
一是经略周边“走出去”,打造江西开放型经济“升级版”。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努力抢占新一轮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拓展连接“一带一路”陆运和海运通道,推进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打响江西品牌。
二是招大纳强“引进来”,提升江西开放型发展水平。根据全省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促进外企入赣、央企入赣、民企入赣、赣商回归,力争引进更多好项目、大项目,生产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好产品,进一步提升江西开放发展的水平。
三是扬长避短促合作,形成江西对外开放新格局。我省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促进省内外联动交流,在扬长避短中形成深度融合、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格局。要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合作,加大对软件、文化、动漫等出口的扶持力度,形成比较优势,为江西发展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人人参与,有助于增强江西“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必胜信心。共享发展,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就业,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人人尽力,有助于汇聚江西“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发展动力。共享发展就要求改革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收入差距。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对收入分配格局加以科学调整,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人人享有,有助于凝聚江西“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社会力量。共享发展,就是要让人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应着力增加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服、舒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营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敢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底线原则,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让老百姓生活安心,无后顾之忧;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具体困难等,进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力量,确保“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江西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 | 2010-11-18 |
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 | 2010-11-18 |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 2010-11-18 |
论文选编(三) | 2010-11-18 |
周红波:抓改革 促发展 惠民生 提升南宁... | 2010-11-18 |
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 | 2010-11-18 |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 2010-11-18 |
以前瞻性引领更长远发展 | 2010-11-18 |
以前瞻性引领更长远发展 | 2010-11-18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动员令 | 2010-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