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关键词
陶文昭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有的放矢,必作于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地分析中国发展阶段。他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任何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的倾向都要努力避免,任何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观念和做法都要坚决纠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判断。这是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做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判断。我们制定目标、发展经济、推进改革,都应该从这个新的最大实际出发。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实践:“四个全面”新战略

  知行合一,行而知理。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从革命、改革到建设,实践的重心有所不同,理论的发展各有侧重。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如果说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那么在长期执政之后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但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从历史和现实而言,治国理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点难点。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更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