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铿锵有力 振聋发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讲话精神
郝振省
//www.workercn.cn2016-02-25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作为新闻舆论战线的工作者,要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刻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

  新春伊始,元宵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进行调研、考察,表明了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在紧接着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开宗明义地讲道: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五个事关”语气不断加重,内容层层递进,这表明总书记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质功能的高瞻远瞩和深刻洞察。

  舆论或社会舆论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意见,包括街谈巷议,一传十、十传百的奔走相告等,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以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技术为载体的新闻舆论的力量和影响则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因为新闻舆论具有特别的放大作用。通过媒体平台,一条资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穿越千山万壑、千江万水,为数亿万群众所知晓、所了解,形成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如果资讯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昂扬的、正能量的,新闻舆论就可以发挥倡导和推广作用、组织动员作用、普及教育作用、激浊扬清作用,进行正面引导。焦裕禄、雷锋、杨善洲等典型人物形象能为亿万群众所熟知、为国内外多数人们所称颂,固然是因为人物自身具有的高尚道德人格与牺牲奉献精神打动人,感染人、也因为党的新闻媒体出色的传播,才产生如此强大的感染力和时代影响力。

  如果资讯内容是披露社会不良现象的,新闻舆论就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报道,这样才能起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坏事变成好事,把负能量转化成正能量。

  如果资讯内容是消极颓废的、阴暗丑恶的、血腥乃至骇人听闻的,若新闻媒体采取一种所谓的客观主义的写实态度,或者采取暧昧模糊的错误态度,甚至暗含某种鼓励和欣赏的态度,更有甚者采取一种所谓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的态度进行报道,那么有时一件很平常事件的报道结果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同样一件恶性暴力事件的报道,有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警示和防范的信息,有的媒体报道传递给读者的却是一种教唆和示范的效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警觉吗?

  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事关”的论断,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我们需要真正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刻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新闻舆论战线的工作者,我们责任在身,我们任重道远。(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