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决不允许党性和人民性“被对立”
朱继东
//www.workercn.cn2016-03-01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党媒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然而,以任志强为代表的少数人,置总书记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观点于不顾,通过混淆概念、颠倒是非,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制造思想混乱。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当天,任志强就在其拥有3700多万粉丝的新浪实名微博上发问:“人民政府啥时候改姓党政府了?花的是党费吗?”“彻底的分为对立的两个阵营了?当所有的媒体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可见,本来内在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被对立”了。这种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的错误言论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不仅忽悠了不少人民群众,也误导了一些党员干部,其实质是制造思想混乱,制造党和人民的对立,妄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内在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基本的政治常识。但党性和人民性本来的统一关系,却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数量”为所谓依据,把中国共产党抹黑为“有特殊利益的、少数人的政治组织”,鼓吹“人民性大于党性”、“党性要服从于人民性”等等。对于这种错误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批驳和澄清,从理论上阐明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关系。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党性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具有非常明确而鲜明的党性,提高党性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早在198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他在县委落实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是有鲜明的立场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

  坚持党性的问题,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毛泽东都非常重视的重大原则问题和理论问题。恩格斯是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的革命导师。1845年年底,他在《“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段”的前言和结束语》中第一次使用了党性的概念,批判“绝对的社会主义”是“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列宁则大大丰富了党性的思想内涵并多次强调其重要性。他不仅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而且强调,觉悟的无产阶级政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作斗争,坚持不懈地建立一个原则坚定的、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同志对党性理论有重大贡献。1941年初,他提出要重视党性教育与党性学习的问题。随后,他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加强党性锻炼,并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关于增强党性问题,推动中央政治局在当年7月1日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明确提出“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使全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从而增强党的先进性”。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不仅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报告,还主持制定、编印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整风文献,推动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党性。在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上,还专门为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的赠词。他强调,提高党性是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而能否从思想上入党是党员能否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关键。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就必须加强党性锻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坚持党性的核心和内涵。他强调坚持党性是一个决不能动摇的大原则,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刚刚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党性原则的时代内涵,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

  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党性,绝不意味着党性是狭隘的,绝不意味着党性就是只为少数党员干部服务,恰恰相反,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最广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内在一致,与人民性内在一致。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党性。200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明确强调:“新闻的党性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是我们党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二、人民性不能成为个别人忽悠人民的抽象口号

  人民性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讲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人民性做出了精辟的概括: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可以说,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性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1839年,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人民性,并把人民性和人民两个概念联系了起来。1842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使用了人民性的概念,认为自由报刊应该具有人民性并体现人民精神。他指出:“自由报刊的人民性(大家知道,就连艺术家也是不用水彩来画巨大的历史画卷的),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使它成为体现它那独特的人民精神的独特报刊的历史个性——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并且,他十分重视报刊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强调人民的承认、支持是报刊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他认为,优秀的人民报刊是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的纽带”,是一种“国家精神”,是“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报刊。1851年10月,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不仅再次谈到人民性,而且提到了人民性的原则,特别指出:“大多数人从此就联合起来了,于是爱·梅因就可以在《纽约州报》公布一个大秘密:现在已经发现德国未来运动的意义,这就是人民性的原则。”

  毛泽东同志不仅特别重视党性问题,也非常重视人民性问题。始终坚持人民性是毛泽东思想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他提出并得到全党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向全世界宣告了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不仅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而且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的人民性思想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体现出来了,其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体现得比较明显。在党的七大上提交的书面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阐述党的施政纲领时,他强调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等“必须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事艰苦的工作。”1958年8月,在审阅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教小组组长陆定一呈送的文章《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毛主席特意加上了两段文字,并在所在文字的开头就强调“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性的概念,并结合孔子、孟子、荀子、屈原、司马迁、王充、关汉卿乃至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加以阐释。同时又强调与以往几千年的教育不同的“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应该是他第一次直接使用人民性这一概念。可以说,在毛主席的很多著作中,都闪烁着人民性的思想光芒。

  然而,人民群众不是抽象的,人民性也不是抽象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人民性,保障和实现最广大多数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任重道远,需要逐步安排,扎实推进。当前,少数公知大V就喜欢拿当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民生问题说事,鼓吹抽象的“人民性”,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打着“人民性”的幌子,忽悠人民,煽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制造民众的“迷魂汤”,成为社会的“分离器”。

  其实,马克思很早就揭露和批判过使用“人民性”忽悠人民的伎俩。1852年,马克思就曾指出:“古代日耳曼的习俗能够无阻碍地作为传统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它能给英国的阶级议会披上一件廉价的和没有危险的人民性外衣。”随后又进一步指出:“一切条顿民族最初所共有的古代习俗所以能够作为传统延续到19世纪,就是因为它不必承担很大的费用和风险,就能给不列颠的阶级议会披上一件人民性的外衣。”马克思揭露了英国的阶级议会利用人民性的外衣欺骗广大人民群众,使受到误导的人民群众竟然热情地把少数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特殊利益作为自己的民族利益来加以维护。这也表明,随着人民性得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视,资产阶级也开始利用人民性伪装自己、欺骗人民,围绕捍卫人民性和曲解人民性的斗争在当时已经展开了。任志强公然攻击称:“彻底的分为对立的两个阵营了?当所有的媒体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这就是故意混淆概念,打着为人民代言的旗号,利用人民性伪装自己、欺骗人民、博得眼球,对于这种错误言论必须严厉打击。2月28日,任志强微博账号因为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规予以关闭。

  三、党性与人民性内在一致,决不允许二者“被对立”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根本性的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决不能允许个别人为了制造思想混乱,企图通过移花接木、偷换概念等手段进行诡辩,使党性和人民性“被对立”,妄图制造党和人民的对立。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历来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一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阐释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经典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文中强调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时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这里“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指代人民性,强调了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统一的。毛泽东同志关于党性和人民性一致性的思想也在党主办的一些报纸中得到了鲜明体现。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对绥晋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从党报的立场、服务对象、办报方式等多层面论证了党报的“人民性”原则。后来,《人民日报》被确定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可谓是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的生动体现。

  邓小平同志对有人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的问题高度重视。1979年3月底,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1983年10月12日,他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又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把民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等错误言论和观点,警示大家要注意理论界的思想混乱问题。

  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党性和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并对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他还明确要求:“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1989年5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但我们党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张,应该说就是人民愿望、要求的充分体现,就是人民的看法和主张。”并就如何使党的看法和主张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阐述,体现出其对党性和人民性之间一致、统一关系的清醒认识和深刻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于如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他同时还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无论是理论研究、宣传报道,还是文艺创作、思想教育,都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