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论述
周振国
//www.workercn.cn2016-03-09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突出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并以一系列新的论断和观点,深刻阐释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支持和基本遵循。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的变革总要通过劳动者的革命和改革实践来实现。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宗旨理念。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着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毫无例外地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反映了人民群众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力量。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险滩和啃硬骨头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人民领改革开放之风骚,绘中国发展最新最美之蓝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紧密联系。群众路线是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转化,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只有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必须自觉把权力行使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要切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他还强调,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牢记宗旨、牢记责任,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摆正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看到,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的存在,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四风”与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作风背道而驰,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狠刹不正之风,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要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人民主体地位才会有具体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充满激情地鼓励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筑梦圆梦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每个人的创造活力都充分迸发出来。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与黄炎培的著名谈话,多次阐述“赶考”,强调我们党面临的“考试”还远未结束,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他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只有把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监督的阳光下,才会使干部更加清正、政府更加清廉、政治更加清明。

  人民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力运行,监督权力运行的重点是监督领导干部使用权力,监督他们使用权力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己,是合法还是违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包括方方面面的一把手,都要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才会把人民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定不移地依法严惩腐败,是接受人民监督、保持党的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让人民监督权力,更具主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是我们党拒腐防变的根本之策,也是反腐倡廉的力量之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做事”“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这一论断直接而又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也针砭了一些领导干部“重说功、轻做功”的弊端。为人民做事就是要做人民需要的事,做解民忧、帮民困、惠民生的事,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作了具体化的阐述:“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这一论述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不断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关注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能让一户群众掉队,让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实现共享,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要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作出了有效的制度安排,特别提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这样就把维护人民利益的要求转化为具体政策,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惟其如此,才能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支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