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干部锻炼成长要过哪“四关”
辛向阳
//www.workercn.cn2016-04-08来源:人民论坛
分享到:更多

  

  「摘要」干部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要过“四关”:一是思想关,要克服“锻炼就是镀镀金”等错误想法;二是工作关,要把自己真正融入锻炼地区的工作之中,迅速进入角色;三是作风关,要放下架子,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请教;四是话语关,要讲群众“听得懂、搞得清”的话语。

  「关键词」基层锻炼 工作作风 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实际需要,让干部到基层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去锻炼,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也是能够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的好制度。通过这一制度,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被培养出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早在2010年12月1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上就强调:“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这就指出了到基层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当然,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领导干部就必须过“四关”。

  思想关:克服“锻炼就是镀镀金”等错误想法

  所谓思想关就是能否真正从思想上认清锻炼的目的、意义,从思想上克服“锻炼就是混一段日子”“锻炼就是镀镀金”“锻炼就是积累一些个人资本”的想法,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锻炼的意义。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可以帮助我们的干部更真切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做决策就不会好高骛远;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可以使一些干部了解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干工作就会脚踏实地,不会飘忽不定,更不会悬浮离地。锻炼不是混日子,而是积累经验,这样的人生积累是很难得的,应当自觉地把每一天都干得有滋有味,不辜负组织的信赖。“锻炼是为了镀金”的想法也是错误的,锻炼不是“镀镀金”,而是练真功夫。老少边穷地区存在着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自己的能力有更大提高,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锻炼更不是为了个人积累上升的资本。锻炼是一种组织行为,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升迁。下去锻炼的干部一定要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自觉在组织的统一安排下工作。思想关还有一个感情问题,也就是说,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要有对这些地区和群众的热爱之情。只有带着充足的感情去锻炼,才能解决思想上的一些不正确的东西。

  工作关:真正融入锻炼地区的工作之中,迅速进入角色,完成转换

  因为是来锻炼的,所以,有些地方的干部会把来锻炼的人当作客人,给他们分配的是比较轻松的工作;工作中也是客客气气,即使有差错也不会指出来。这样的锻炼尽管不能说是走过场,但起码得不到货真价实的效果。到老少边穷地区去锻炼,就要过好工作关:既要充分了解锻炼地区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掌握工作的难点和问题所在,又要主动承担艰苦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在当地干部的配合和支持下尝试着加以解决。当然,要过这一关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态度,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干部知道你是来锻炼的,不是来当客人的。其次,在完成组织分配任务的同时,要主动多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持其他的同志把工作完成好。而且要善于向地方的同志学习,及时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且勇于剖析自己,使当地干部感觉到对待工作的坦诚态度,有助于赢得大家的信任。

  作风关:虚心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请教

  到老少边穷地区去锻炼,必须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做学生,向当地的群众学习,向当地的干部学习,千万不能下车伊始,就指手画脚。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求干部不能把在城市中的一些工作方式,囫囵吞枣地搬用到锻炼地区。有些工作方法在城市中管用,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就不一定那么有用。要很好地把握区情,找到适合老少边穷地区的工作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风,特别是不能动不动就发表长篇大论;要多做实事,为当地群众办一些实在的事情,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多解决一些群众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老少边穷地区锻炼,更不能有官架子,干事情或者颐指气使,或者盛气凌人,这些行为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培养好的工作作风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来到老少边穷地区,当地的组织和干部出于对锻炼干部的爱护,有时候会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来锻炼的干部不应当把享受这样的“待遇”当做理所应当,而应该与当地干部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

  话语关:讲群众“听得懂、搞得清”的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谈到,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处于失语状态——“与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失语就会挨骂。为什么会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善于向群众学习,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是硕士、博士了,有知识,干什么都不在话下。其实不然,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的干部也面临着如何说话的问题。要想说好话,必须抓好两件事情:其一,就是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跑遍了每一个县。他每到一个县,总是利用晚上时间研读县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到老少边穷地区锻炼的干部学习的地方。其二,多与当地的群众交朋友,要多到群众的田头、地头、炕头聊聊生活,少在自己的案头秀个人生活;多了解群众的饭桌,少一些应酬的酒桌。通过与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知道如何与群众打交道。要善于观察当地的干部是如何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他们与百姓打交道的技巧。但是,掌握了群众语言,不等于就过了话语关,干部还应当做好两件事:用当地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中央和上级的精神,使群众真正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质;同时把当地群众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上升为在更高层面上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这一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话语学习和转化的过程。(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习近平的用人观:治国之要 首在用人》,新华网,2015年8月4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