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坚持创新发展 推进“国家试验”
李后强
//www.workercn.cn2016-05-03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全会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变革,更是最大的要求和期待。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意义重大。中央洞察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指明了推进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到“双创”活动的蓬勃兴起;从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到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到54%,无不说明创新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解决当前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之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为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8月,国家批准了八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川也有幸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规划通过3年时间,拿出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八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所进行的创新探索,可以称为“国家试验”。对于包括四川在内的八个区域(城市)来说,这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中央在《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指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为此,给试验区带来了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科研机构整合的机遇、土地盘活的机遇、“走出去引进来”大开放的机遇、教育改革的机遇、干部人事改革的机遇、金融创新的机遇、纵向横向权力分割的机遇(如电力、银行、税收等)。有鉴于此,试验区建设要力求做到“四个统筹推进”,即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探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

  从大的方面来说,试验区建设重点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科技与经济结合、激发创新主体动力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四个方面。具体而言,应包括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先导区、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示范区、区域协同创新示范区、制造业数字化示范区、科研机构社会化探索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金融安全区、高技术集成区等系列建设,形成人才集群(团队)、创新集群(组织、企业)、技术集群(成果、专利)、产业集群(企业产品)、发展集群(经济区、经济带)。路径是以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多维思考,系统设计,先易后难,从点到面,从盘活科技资源入手,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和企业家的创造活力。举措是顶层引导,建立政绩考核新指标新体系。核心要义是全面创新改革。创新在改革之前,改革与创新联动。创新的本意是“无中生有”,主要靠大脑;改革的本意是重组重构,是“有中变优”,在已有基础上变更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就是要突出原始创新、技术变革、成果转化。推进全面创新,就不只是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点极的创新,而是包括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动力切换问题,包括观念思想、时间空间、方法路径、环境保障等变化。再具体到四川,“国家试验”主要在成都、德阳、绵阳三市,重点是军民融合创新,因此必须具有针对性、特色性,但同时也要放开视野,试验中要正确处理好“八大关系”:第一是全省与成德绵的关系;二是科技创新与其他创新的关系;三是体制机制创新与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关系;四是军民融合与区域协同的关系;五是政府作用与市场平台的关系;六是探索试验与复制推广的关系;七是创新改革与遵守法规的关系;八是全面创新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系。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科技创新银行、产业基金,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四川,应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成德绵经济联盟”,可考虑推进“干部同配、GDP同计、税收同征、土地同用、金融同网、生态同构、文化同谱、社会同治、设施同建”,包括车牌号、电话区号、社保医保卡等统一使用。在创新协同区内,以利益为核心,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生态系统,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借鉴京津冀做法,可考虑把成都部分行政功能和经济功能外迁到德阳、绵阳、眉山、资阳等地。军民融合首先要解决产业链条、价值链条的分割切段问题,明确哪些军转民、哪些民参军,哪些保密、哪些公开,原则是除开保密的内容外,都可以让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参与。再是解决转化器问题,可考虑建立军民融合党委会,实行军地干部交流任职、挂职。同时,要总结过去经验,因为过去受体制障碍影响,许多地域性好经验没有得到复制推广,现在可以先在试验区内推广,再向国家层面推荐。

  创新主体是实施科技创新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关键,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组织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能力、观念、视野、境界,创新环境的营造(政策、文化、宽容失败、允许试错)、创新条件的保障(人、财、物)等,这些因素尤为重要。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主要是解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利益是第一动力,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利益杠杆作用,把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真正落实到个人、企业身上,调整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取消科研人员身份限制,打破“玻璃门”和“天花板”,让创新人才获利,让创新企业家得利,让创新人才首先富起来,让创新区域首先富起来,这样才能激活创新一池春水。(作者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