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要让“人民幸福”,因为这两者的根本立足点始终是“人民”,即站在人民立场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阶层的利益;追求目标是人民的幸福,是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更好、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诠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从那时起,我们党始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并向全国人民作了庄严的承诺,要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无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还是世界的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革命政治动员、新型国家建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等各个时期运用极为广泛的词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目标,恩格斯曾说:“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建党伊始,为人民谋幸福就成为党追求和奋斗的重要目标。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明确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指向是“人民幸福”
幸福是个体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人民幸福是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状态满意的主观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那么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民幸福。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种殷实富足不仅仅指的是对生活必需品的满意程度,而且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在精神生活上也达到了一种理想状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并且为了实现这个重大的责任,在实施时还有两个具体的原则,即制定政策时,“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尤其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执行政策时,要以“坚持以人为本,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为主要原则。这两个重要原则一方面深刻地指出了“人民幸福”的本质就是人民利益的维护,只有确保了人民利益,才能让人民幸福;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工作评判标准,即党和政府要让人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指向也就是为了人民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民幸福的一致性,要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这主要体现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个方面。
其一,经济利益是人民群众最主要的利益,幸福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的,而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到幸福的基本来源。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就是在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前提下,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社会福利和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相应提高,过上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生活。”
其二,政治利益主要是指人民的政治权利,它切实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界定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利益,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三,文化利益是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来源,并且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文化利益,就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和能力不同等原因,社会出现多类型的分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要是社会群体之间的贫富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特别是底层群众的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会有幸福感。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实现全面小康,为了使全体人民幸福,党和政府的责任就是在改革成果再分配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要制定“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逐步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政策,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指南。
为此,十八大以后的党和政府作了相当多的工作,也总结了丰富经验。
其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中解决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即今天中国的问题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才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其二,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其三,要大力度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会以更大力度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人民幸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判标准
在心理学研究上,幸福往往被定义为“一种情绪体验和情感状态”,好似是虚无缥缈,无法评估的,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那么一定要让人民在生活中对幸福有实实在在的感受,这同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判标准。对此,总书记指出了如下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质量评判标准。
首先,经济上要“看群众得实惠的富裕程度”,因为物质上的匮乏是与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格格不入的,所以要保障人民的劳动、生产、就业等权利,要让社会上的劳动者“劳有所得、劳有所值”,人民群众只有生活上获得了一定的保障,才会在生活中有尊严,才能体会到真实的幸福感。
其次,在政治生活中,幸福意味着人民群众要有实实在在的政治权利。党和政府要关注人民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并且要在法治化的道路上确保人民能以国家主人的身份参与国家治理,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再次,幸福不仅仅要看现在,还要让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期待和憧憬。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特别是要以人民对幸福的感知作为标准来要求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并建立更加科学和具有人文情怀的施政政策。
最后,人民是否幸福要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对此总书记多次指出,党和政府的政策要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得到实惠,“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综上所述,十八大以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要让人民幸福,因为这两者的根本立足点始终是“人民”,即站在人民立场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阶层的利益;追求目标是人民的“幸福”,是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更好、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政府就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提出检验人民是否幸福的具体标准。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实践的又一次伟大创造。
五个问题带你读懂“全面小康” | 2015-02-26 |
“四个全面”是西藏发展稳定的战略支撑 | 2015-02-26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 2015-02-26 |
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 | 2015-02-26 |
党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飞跃 | 2015-02-26 |
引领中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 | 2015-02-26 |
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精髓 | 2015-02-26 |
社论:凝心聚力 继往开来 | 2015-02-26 |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 | 2015-02-26 |
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认识过程 | 2015-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