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开放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吴力
//www.workercn.cn2016-06-30来源:国际商报
分享到:更多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华诞的伟大时刻回望历史,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不难发现,95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不断阔步前行。本报特此推出纪念建党95周年·商务发展光辉历程专栏,探寻中国商务奋斗历程,解码“中国奇迹”。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重要场合频频发出的这些表态,凸显出中国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与坚持。开放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中国为何能够坚定地走开放之路?透过中国的历史,透过党的历史,可以找到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在历史上起源最早,商业文明源远流长。从经商有道成为巨富的范蠡,到后来开辟国际贸易线路的张骞、郑和,从茶马古道到“丝绸之路”,无不彰显着中国的商业文明。尤其是“古丝绸之路”,从建立到成熟再到鼎盛,中国通过这一开放的“大动脉”,将瓷器、茶叶、生丝、药材等商品运往亚欧非各地,与此同时,“运往”国外的还有华夏文明。到明朝末年,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但在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封建制度逐步走向顶峰,加上海患频发,中国逐步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封闭必将落后,落后必将挨打。就在中国走向封闭之时,荷兰、西班牙开辟了新航道,成为海上“马车夫”,英国掀起了划时代的工业革命,更是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商品和货币走向全球,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寻求市场,扭转贸易逆差,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口岸被迫开放,海关归外国人掌控,矿山等资源被外国人垄断……被迫的开放酿就了一段屈辱的对外贸易史,中国逐步成为洋货倾销地,沦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附庸,形成了买办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破坏。

  国将不存,谈何贸易?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一成立就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双重历史重任,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开放而非封闭,并且坚持独立自主的开放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38年的抗战烽火中,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成立了“联和行”,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突破封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联和行”正是“华润公司”的前身,后来该公司为新中国的进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再次回望历史,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如今,“中国制造”已经享誉全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自贸区建设进展迅速……封闭则落后、开放则前进的历史脉络愈加清晰,推动独立自主的开放政策,让国家走向强大进而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坚定选择。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