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让信仰之光照亮心灵
于慧颖
//www.workercn.cn2016-07-04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都不信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信仰是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持有,决定人生前进的方向,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团结进取的精神纽带。它具有生命价值的定向功能、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社会力量的凝聚功能和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

  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超越现实的,它看不着、摸不到,它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所得,不可能转化为肉眼能见的功利,但却可以成为一种间接的心灵现实,让自己的精神受一种至高力量的支配后,你的心灵必然充实强大,无坚不催。同时当你遭遇人生困厄打击时,也能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么,信仰也就变成了一种精神、心灵财富,转化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他们实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相比于战争年代的烽烟四起、血雨腥风,我们现在少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多了深水区的“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相比于建设年代的激情澎湃、质朴单纯,我们现在少了封闭与孤立的困境、匮乏与贫穷的难题,多了不同利益的纠结交会、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目前,我们还面对更多声音的鼓噪喧嚣,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语境,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在社会深刻的变化过程中,有的人视马克思主义为雾里看花,以共产主义为空中楼阁,丢弃了理想与信念,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担当;有的人崇尚“实用主义”,热衷“及时行乐”,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把私欲看作人生的奋斗目标。这些人背叛了信仰,人生灰暗不堪,犹如行尸走肉。

  信仰能赋予人生最高境界上的意义。革命时期,“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的方志敏……建设和改革年代,“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是共产党员,就要想着人民群众”的郭明义、“基层党员干部的榜样”吴天祥……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用信仰之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为我们做人做事树立了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重申信仰、强调理想,视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的“钙”,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共产党人的“总开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他告诫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产党人唯有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方向。

  今天,当我们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时,更需要信仰的支撑,更需要把信仰的力量化作伟大的实践活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我们信仰的沃土会更肥沃、理想信念会更坚实。让伟大的信仰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人生与时代共振,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得以实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