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初心即本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为谁而做,对这些问题的自觉与坚守就是一个政党的初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它的信仰、主义、宗旨、立场。守本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顺应历史大势,赶上时代步伐,完成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实践、道路、战略自然会也当然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忘初心是“本”,继续前进是“纲”,守本举纲,中国共产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辩证法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的这八个字,一时间成为中国社会追捧的热词。这八个字之所以引起高度的关注与热烈的讨论,不仅因为它是辉煌95年的经验总结、是走向光明未来的根本遵循,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实践辩证法的深刻揭示,对中国共产党成功密码的鲜活阐述。
何为初心?信仰、主义、宗旨、立场的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初心即本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为谁而做,对这些问题的自觉与坚守就是一个政党的初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它的信仰、主义、宗旨、立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没有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还能是共产党吗? 不追求共产主义的共产党还有必要存在下去吗? 这些提问听起来好像有些惊世骇俗,其实就是大白话、大实话。“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的话语讲了一个根本道理: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反过来一个政党的崛起,就在于信仰的“坚”、主义的“真”所产生强大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作为,在于从一开始就把人民写在党的旗帜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牢牢记住“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要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当做党的利益,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是担当、是责任、是奉献,是执政为民,不是执政为私。
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社会状态确实还很远,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这正是理想之为理想的魅力所在,信念之为信念的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踮起脚就能够得着的不是理想,朝三暮四有奶便是娘也不是信念。满足于眼前蝇头小利而欣欣然,被别人骂上几句就六神无主,这不是一个已经干大事而且还要干更大的事的政党应该有的精神状态。
不要因为走得时间久了、走得道路远了就忘记为什么出发。忘记初心,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对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有足够的警觉。
怎样前进?理论、实践、道路、战略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守本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顺应历史大势,赶上时代步伐,完成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实践、道路、战略自然会也当然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
理论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回答了新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对的时代课题与实践挑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新飞跃。
实践在创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发展新动力,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结构在调整、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提升。
道路在创新。经过百余年的抗争、九十多年的奋斗、六十多年的探索、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有资格自信、有底气自信。这是一条开放的道路、一条充满创新的道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这条道路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战略在创新。“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既描绘了美好蓝图,又规划出了路线图时间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中高歌猛进。
这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不亚于一场又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深深地改变着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极大地改变着近百年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更让一个迈向百年的政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力。一个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不思进取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点同样有深刻的认知。
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该变则变,不能变则坚决不变
守有守的必须,变有变的必然。那么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变的,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不能变的;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可以变,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不会变呢?不要陷于抽象的哲学思辨,而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该变则变,不该变则坚决不变。
随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进入新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中国不再是简单地跟在西方大国后面亦步亦趋的欠发达国家,不再是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的学徒,而是作为极具活力的发展中大国为世界经济领跑,开始了从追随大国到引领大国的角色转变;中国也不再停留于单打一的经济建设,发展重心从狭义的经济发展拓展到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发展,开始了从发展到全面发展的模式跨越,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阶段跃迁。
发展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行为模式怎么能不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如何在大踏步跨越、快速崛起的进程中化解守成大国的焦虑,如何在维护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同时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如何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化理念为现实,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不再能指望用昨日旧船票登上今日客船。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变,中国共产党让人民有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承诺没有变,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使命与担当没有变。既然这一切都没有变,我们怎能忘记当年举手宣过的誓言,怎能背离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开辟的道路? 在这一点上,就要像邓小平当年讲的,“要顽固一些”。
不忘初心是“本”,继续前进是“纲”,守本举纲,中国共产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辩证法。(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睿智融笔墨 言行览人生 | 2014-01-06 |
辩证理解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 | 2014-01-06 |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 | 2014-01-06 |
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 | 2014-01-06 |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思维:战略辩证法 | 2014-01-06 |
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战略辩证法 | 2014-01-06 |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 | 2014-01-06 |
多途径提升哲学素养 | 2014-01-06 |
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2014-01-06 |
政党奇迹 刮目相看 | 2014-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