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把实干精神“带回家”须知行合一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8-05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现在,毛丰美干部学校流传着一句话:“到了大梨树,回去有进步。”做到这句话所说的,非常有价值,又很不容易。

  一位学员说,以前认为自己吃了不少苦,到了大梨树才知道差太远。另一位学员说,回去以后得好好干,否则对不起毛书记。他们是真真切切被毛丰美打动了,有了转变的动力,也有了实干的劲头。当然,当他们回到岗位之时,面对各自的困难和压力,能否拿出实干苦干加巧干的劲头,还需要时间检验,还需要自己平常的“修行”。

  即便是大梨树村,同样也面临“二次创业”的压力。大梨树眼下的这些业绩,是毛丰美带领干部群众30多年胼手胝足干出来的。现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村子,来自全省各地的好几万学员是现场“裁判”,今后怎么干?这么多人看着,干不好脸上无光。而且,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怎么去发展电商?又如何深化农村旅游?这些毛丰美本人没有机会回答的问题,需要大梨树的干部群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拿出实干精神接着去拼。

  我们学习毛丰美时的那种触动,是真实和自然的。当人们身临其境般听到、看到,毛丰美带着干部坐几天“闷罐子”火车贩粮食,钱不够了把人“押”着;天降大雨,他穿着雨靴,和群众一块挖淤泥疏通河道;直到去世前,还让家人扶着瞧瞧村里新安的路灯……这些事迹如此朴素、生动和有力,直指人心。所以,毛丰美是最鲜活的教材,大梨树村是最生动的课堂,村民是最朴实的老师,大梨树村的发展变化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

  当我们将这种感动和收获付诸实践,又总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本世纪初,有一些单位组团到大梨树考察学习,感触很深,也立下志愿,相约十年之后学成还愿。“十年之约”到了,却没有一家学出个“样子”,理由也大都是强调各自的困难。毛丰美听后说:“没有困难那还叫工作吗?”是的,我们学习毛丰美的实干精神,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如果我们收获很大却解决不了问题,那其实就是没有学到“干”字丰碑的精髓。

  500多年前,明代大儒王阳明这样为“知行合一”定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了不去做,就等于不知道。关于如何知行合一?他又表示,须“学以去其昏蔽”。圣人之心如明镜,没有私欲蒙蔽,而一般人往往被私欲蒙蔽内心,像灰尘一样一日日越积越厚。所以“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

  古人的智慧,于今日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亦有重要指导意义。把实干精神“带回家”,用实干铸成自己的精神气质与品格,关键在荡涤干事上的私心杂念,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毛丰美身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他30多年来大会小会、人前人后反复表白的“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的理念信念。如此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怎么会没有干劲呢?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也只有把这些精神“带回家”,我们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听从内心的召唤执意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盈充实的人生,开创充满无限生机的未来,赢得群众的信任与信赖。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