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忘初心,造福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线,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就能够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下文统称为“七一”重要讲话),其中贯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谓“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理想信念,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造福人民”。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不忘初心,造福人民”理念,在 “七一”重要讲话中再一次清晰展现。
一、回顾历史:初心未黯,砥砺前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频遭列强欺凌与侮辱,国家主权被不断削弱,中国日益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难,一代代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出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地主阶级的改良自救、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无数次的尝试,最终无一取得根本性的胜利,自然也未能拯救中华民族。直至1921年夏,嘉兴湖畔,热血沸腾。五四的洗礼方兴未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群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年轻人,将先进的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选择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成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一种民族危亡的紧迫感深植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因中。这使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地位。
毛泽东同志曾在不同时期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先后做出精辟论述。1941年,他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的政党,它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并科学地提出“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1944年10月,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毛主席提到:“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5年4月,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毛主席在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中提到“我们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句话被写入党章。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再次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从瑞金到延安,一路辗转,党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未变。
毛泽东之后的历届党的领导人也都坚持并不断发展人民主体论的思想。邓小平认为检验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应按照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做,提出“领导即服务”,进一步将党的领导作用与为人民服务紧密结合。江泽民认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贯穿“三个代表”的一根主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立场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他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二、立足当下:坚定信念,站稳立场
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不忘初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是一场历史性考试。我们党用95年历史实践证明了优异成绩,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新时期下的伟大斗争,必须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第一,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人民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关于人民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一切理论观点和实践行动,都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有了人民的支持,党对自身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必然充满自信。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第二,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果,都离不开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努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现实情况表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带来许多新挑战。这提醒着我们党,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带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不长期抓不行。如何保持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永恒课题。
9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没有被客观困难打败,也没有被主观错误击倒,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因而能够聚集强大的力量,战胜主客观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这一经验有着深刻的总结和精准的概括:“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历史和实践的经验都要求党要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第三,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制度建设与坚持人民立场之间的重要联系。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立场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20世纪以来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逐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再创辉煌就需要党继续坚持人民立场。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深入学习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保持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进一步增强“看齐意识”,切实把向党中央看齐体现在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展望未来:造福人民,矢志不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造福人民,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永不动摇。
第一,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第一位。心中有人民,才能为人民办事,才能造福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再次声明作为共产党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二,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在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保证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尊严得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今后,我们要毫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要把各方面的人才用起来。泱泱华夏,地灵人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领域更是不断涌现新人才,为党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所谓各方面就是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同时提出对待人才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从而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和积极的社会氛围。
“不忘初心,造福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线,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就能够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一定能够最终实现!(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2016-07-02 |
习总书记建党九十五周年讲话为中国未来定向... | 2016-07-02 |
牢记使命 砥砺奋进 | 2016-07-02 |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 2016-07-02 |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 2016-07-02 |
坚守人民立场 凝聚强大合力 | 2016-07-02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2016-07-02 |
弘扬延安精神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 2016-07-02 |
坚定理想信念 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 2016-07-02 |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 2016-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