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对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思想理念上破除顽固僵化的认识误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实践中探索系统的、适用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径,不断改进完善生态文明发展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破除两个思想误区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大规模、群体性和高强度资源开发,使我省形成了高度依赖资源的产业体系,表现特征为“依赖资源、扩张低端、割裂生态、排挤高端”。这种忽视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曾经带来经济和财政的显著增长,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从当前看,已经严重制约产业、城乡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尤其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我们不得不承受“壮士断腕”所带来的“巨痛”。反思多年的教训,生态文明理念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失衡最根本的原因。如今,随着全社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呼声日益高涨,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认识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但也要看到,现实中一些干部思想上仍然存在误区,亟须破除。
一是“头疼医头”的被动治污观。其表现为:只是被动地完成上级要求的减排指标和压减产能任务,就算是交差了。至于企业是否拥有清洁生产能力,产业是否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园区是否是节能环保型园区,城市是否能成为节能、节水和低碳型城区,民众是否形成低碳环保的观念和行为,制度与政策方面是否形成有利于减排的导向等,都不再操心。这种“头疼医头”的错误观念很容易导致排污等损害环境行为“死灰复燃”。而且,从现实看,如果没有企业、产业、城乡、居民相互贯通的、系统的生态文明战略的部署实施,各部门、各类政策之间不能联动发力,环境污染就不可能得到根治。
二是等经济形势好时再治理的“等待时机论”。一些污染企业拖着熬着不愿“伤筋动骨”,一些地方口是心非不愿“刮骨疗毒”,一个重要理由是等经济形势好了再治理。说白了,这是目光短浅和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祟,只看到当前利益,不顾及长远利益。历史和事实证明,如果一味坐等时机,就会陷入“形势好时不愿治、形势不好无力治”的恶性循环。目前的现实是,如果“病灶”再发展将会危及“生命”,必须实施“外科手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好冬奥会的视角看,治理污染、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是河北必须出色完成的“抢答题”。所以,我们必须破“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之弊,立生态文明发展之制,用生态文明的“胸怀”包容所有发展行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理清发展思路,把握四个重点
尽管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需要我们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保持战略定力,全面系统地理清发展重点:一是实施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产业发展要遵循“生态为魂、高端为先、循环为本”的原则,倾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发展循环经济型先进重化工业,加快培育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电商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必须继续加强对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治污力度,全面搬迁改造城区的重污染企业,新建、改造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加快使用新能源和清洁煤电替换传统能源。建好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清洁生产示范区”,培育、改造和新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二是加快城乡发展“生态化”。以奥运标准建成一大批“水绿山青”“城林交融”“景秀园美”的生态宜居城市,创建一批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创建环境优美的生态县、镇、村。推进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治理,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建成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提高城乡的“颜值”和“气质”。
三是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起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环保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广普及绿色办公,鼓励引导绿色商务,提倡全民绿色消费;加快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全社会积极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四是构建区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与京津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共享生态红利。建立三地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快推行三地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四个破解
破解跨区域生态保护管理体制障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靠一地单打独斗,需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必须立足京津冀全域和全局,携手京津整合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对区域内排污企业实行一体化台账式管理。一是携手京津开展污染防治技术联合攻关,持续推进科学治霾、精准治污。二是携手京津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三是携手京津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重点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工程。四是携手京津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谁受益、谁补偿、生态共建、资源共享”。
破解污染产业向生态型产业转型难题。传统高污染产业向生态型产业转型,具有很强的惰性和排斥性,必须强化区域生态守护和“清洁进化”。一是要构建和运行分区治理、正负清单管制等一系列治理机制。二是要在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瞄准产业绿色化、生态化,用好我省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借力“互联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康养、生态产业服务与孵化、生态金融、生态信息化等产业,传承“内生型”“创新型”发展,探索推进“融合型”“生态型”发展,孵化新的绿色产业链条,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三是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立足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策划建设康养小镇、生态人文小镇、特色农产品小镇、文旅小镇等一批主题公园式的生态产业小镇,作为生态产业发展载体和生态服务业中心。四是围绕生态产业载体或项目,招募产业链领军企业、领军人才、供应链金融企业,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
破解生态建设融资瓶颈。资金短缺目前已成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最大的制约之一。应进一步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引导和有效政策配套,激发生态文明资本市场创新活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结构多元、规范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为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贯彻绿色金融发展理念,通过无息贷款、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等方式,加大对生态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二是围绕流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社会治理进行金融创新,探索组建生态文明建设投资基金和生态产业基金,建立生态治理基金,加强对生态建设的金融支持。三是鼓励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投资周期长、规模大的金融产品,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四是开展林地、草场、水面等领域物权融资试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金融产品,建立健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有效机制。五是建立生态环保企业债券增信机制,探索设立债券增信服务公司,支持我省符合条件的生态环保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融资。
破解治污监管困局。一是深入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挂账督办,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二是携手京津开展联合监察执法,建立跨区环境联合监察、跨界交叉执法、环评会商、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制度。三是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监管,在制定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生态保护方案、生态产业化方案、生态治理修复方案、生态社会治理方案,形成“1+N”的方案体系,立体指导生态治理工作。四是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资本核算账户、生态责任核算中心、企业社会责任核算中心,细化生态责任认证、计量、核算,抓实生态责任。(执笔:陈璐、杨素敏)
打造环首都 绿色增长极 | 2014-01-15 |
深化“四大改革试点” 加快绿色生态发展 | 2014-01-15 |
增强绿色发展优势 | 2014-01-15 |
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 2014-01-15 |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 2014-01-15 |
绿色发展:破解掣肘 绘就美丽未来 | 2014-01-15 |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2014-01-15 |
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发展 | 2014-01-15 |
下大力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 2014-01-15 |
把“绿色+”理念融入所有发展 | 2014-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