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话
//www.workercn.cn2016-10-1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常纪文: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生动道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通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生态环境如果遭到严重污染或破坏,必将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使经济社会发展失去可持续性。当今时代,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考验着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从国际层面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生态平衡的严重威胁。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而且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王晓光: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将其生动地概括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他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倘若青山不在、绿水不存,即便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人民群众又何谈幸福感、获得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要靠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更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和前提。

  史大平: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所谓短板,就是说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不少的历史欠账。正因为存在这块明显的短板,所以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我们一定要从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主持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核心理念。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提供了基本遵循。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