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群团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2015年11月,中央审议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和上海市、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旨在以改革推动群团组织建设,使其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一年多来,群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开放性,不断释放群团组织活力,使群团工作既有声势又接地气、既有声音又有足印,真正成为联通党心民意的纽带。
增强针对性,形成特色品牌。群团改革重在破解群团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难题。在改革中,应强化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能将改革泛化,把什么工作都贴上改革的标签。在实践中,少数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者把多年例行的工作也归为改革举措,甚至把完成日常工作说成是改革取得突破。这种做法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应当明确,群团改革不应“上下一般粗,行行一个样”,而应根据本地区、本领域实际,不断增强改革措施的针对性,着力推进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步。只有这样,群团改革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才能更接地气,进而形成群团工作的特色品牌。例如,重庆市秀山县妇联开展“边城秀娘”活动,组织当地留守妇女学习苗绣,将群团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增强实效性,抓好责任落实。群团改革不能搞花架子,必须注重实效。只有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群团工作才能给群众带来获得感。然而,现在仍有少数群团组织在工作中没有克服“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隔空喊话、封闭运行”的模式,没能摆脱“行政化、机关化、贵族化、娱乐化”的惯性。例如,有的地方搞“网上群团”建设,但网站长期不更新、不维护,成了“僵尸网站”。这样的改革缺乏实效,难以赢得认同。群团改革应进一步增强实效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将改革方案落细落小落实;深挖细查、找准症结,拿出措施、立行立改。群团工作者应成为“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令人满意的服务。
增强开放性,做好资源整合。哪里有群众,群团工作就应延伸到哪里。当前,社会流动速度加快,新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人民群众需求不断提高,群团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必须着力扩大组织覆盖面,团结并服务好各类社会群体。为此,群团组织应以开放的姿态盘活各类资源、吸收各种力量,不断完善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体系。例如,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改革为重点,带动其他群团组织一起做好资源整合,构建小组织、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的群团组织体系,形成集约、开放、共享的群众服务系统,有效解决群团组织在一些新领域、新阶层覆盖面不够,联系服务群众“手臂”不够长等问题。新形势下,只有增强开放性、做好资源整合,把群团工作向纵深推进,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