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www.workercn.cn2017-08-1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是一个总动员,也是一个新要求,召唤着全党坚定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努力续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深刻理解其真谛要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加快国家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正确途径。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艰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新的探索,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并围绕这个主题逐步绘就了发展蓝图,形成了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行动纲领。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它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追求和使命所在。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拯救和发展中国的中国共产党,必然要被推上历史的前台。通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进而实现民族复兴,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使命和历史担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成为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追求。

  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场伟大实践,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用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成果引领新的实践,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实际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观察当代中国及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的深刻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深刻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统筹协调,对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规划和部署,凝聚了党心民意,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创新性的理论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理论发展也必然跃升到新的层次。实践的新发展,时代潮流和世界趋势的新变化,为理论创新提供新的条件,同时也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刻回应了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是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着重把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树立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整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趋势,构建整体化的国家安全体系;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只有深入领会和把握这些新要求,才能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不断强化责任担当。

  迎接发展新阶段的各种挑战

  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续写事业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近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越来越美好的发展前景,不仅给中国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给中国人民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信。

  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肩负的任务就会愈加艰巨。立足于新的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国内发展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等待脱贫,等等。从外部环境来说,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局部地区持续动荡。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同时世界各国围绕资源、能源、技术、人才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中国迅速发展并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一些西方国家的戒心增大,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疑虑。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沉着应对挑战,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也是一篇不断续写的大文章。习近平同志说过这样一段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需要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执笔:秦 刚)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