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媒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讲好性别故事必须基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性别议题设置也不仅要包括与女性相关的议题,更要纳入社会议题中,贴近中国社会发展动态,贴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媒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性别故事必须基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性别议题设置也不仅要包括与女性相关的议题,更要纳入社会议题中,贴近中国社会发展动态,贴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性别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时代话题
近年来,与性别相关的媒介事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传媒内容中,交织着差异性甚至是对抗性的各种价值观与认同模式,人们通过接触传媒对性别事件的议题设置、话语包裹、舆论发酵,对某些特定的价值表达进行认同选择。
无论是影视剧中带有虚构色彩的性别形象、性别关系,还是强调真实客观的社会新闻;无论是政治领域的人物或事件,还是娱乐新闻中明星的婚恋观,无不展现出“性别”作为一种重要话语的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的性别故事中不仅包含与妇女相关的故事,更包含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更迭的时代话题。运用性别视角分析社会事件,将性别敏感纳入传媒制播,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性别平等进程,更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国内外学者曾对媒体中的性别生产、性别话语、性别呈现进行过系统研究。以凡·祖仑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2007),卡特和斯泰纳主编的《批判性读本:媒介与性别》(2008),斯图尔特·艾伦的《新闻业:批判的议题》(2011),陈奕的《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2013),王敏芝的《当代中国媒介文化生产的体系性嬗变》(2016)等为代表。这些研究揭示,在媒介议程设置和理念传播中,性别意识、性别观念和性别关系已成为一种“媒介奇观”,被特定的性别机制所呈现、所建构,在这种呈现和建构中,丰富而深刻地书写出国家意识形态与市民的生活百态。
媒介呈现性别议题的三个特点
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视频软件和游戏软件的普及,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悄然进入我们的头脑,这些信息或多或少与“性别”有关。这些由媒介建构和塑造的性别故事有如下特点。
第一,媒介中的性别议题之所以屡屡成为热点议题,与当前社会中性别关系、性别权力、性别角色多样化引发的矛盾相关。
当下我们处于话语多元的时代,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斋内或学术文章间的讨论,通过媒体的传播,这些争论借助某个或某些性别事件发酵,影响着社会人文环境和舆论场域的图景;媒介性别议题中的性别关系、性别权力和性别角色的碰撞,反映出人们对自身权益维护和自我价值认同的高度关注。
第二,性别议题的议程设置和话语表述,直接影响了该议题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一些转发量和热议度很高的性别议题,往往基于有限的几篇媒体报道,而这些报道无论从语言还是立场上可能都并未全面、透彻地将其中的性别问题、性别关系和性别权力阐释清楚。这些性别议题虽然被热议,却并未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媒介虽然影响了公众“看什么”,却并未做到影响公众“如何正确看待其所看到的事件”。
第三,对性别议题正面引导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有助于树立与传播平等、公正的性别观和价值观。
在媒介性别议题中,很多以往被公众忽视的问题,如与性别相关的暴力问题、家庭和婚姻关系中的性别权力与性别压迫问题等,都借助媒体的力量引起了公众的重视。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歧视性和压迫性的价值观逐步被抛弃,公正清明的精神文化观念得到发扬。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公众正在利用社交媒体发表观点、传递正能量,性别议题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激浊扬清的作用。
关于媒介性别议题设置的三个建议
如何设置好性别议程、讲好性别故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传媒工作者和传媒机构关注。
首先,性别议题报道必须基于平等、公正的性别观,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
当前传媒机构普遍没有将性别培训纳入考核,一般也没有将“具有性别意识或性别敏感”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素养加以强调。这与当代中国传媒发展的现实需求产生了脱节。为避免媒介制作中缺乏性别视角和性别敏感,传媒工作者有必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媒介性别议题的设置方法与技巧,创造性地将性别故事讲生动、讲透彻,传媒机构应建立相应机制保障性别培训常态化,传播性别公正与性别平等理念。
其次,性别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与女性相关的议题,必须将性别视角纳入各层次、各类别的社会议题中。
以往的惯例是将性别议题及与女性发展相关的内容作为软性新闻,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性内容相割裂甚至是相对立。但实际上,女性发展只是性别议题的一个层面,性别议题还应包括性别平等、社会公正、社会文明的推进等丰富内容,这些内容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很多宏观主题都有内在联系。在传媒制播中设置性别议题,讲好性别故事,加入性别视角和性别敏感,不仅是指在与女性相关的问题上加入,更应在国家重大课题、国家优先发展内容中加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性别议题局限于文化、娱乐等特殊栏目、特定版面的既有藩篱,才能突破以往性别故事书写的窄视野、小格局。而且,以往被传媒边缘化的性别问题或女性发展需求也将通过与国家重大发展课题的结合,得到更多媒体关注。
再次,设置性别议题、讲述性别故事必须贴近社会发展思潮,贴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设置好媒介性别议题,讲述好中国性别故事,需要呈现全面、完整、积极的两性形象、两性关系,构建和谐、友善的性别文化秩序。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媒介性别议题和性别故事中充满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既有传统思潮与当代价值选择的对抗,也交织着种族、阶层、政治经济资源等构成的权力关系的分裂。设置性别议题、书写性别故事是为了引发公共讨论,从而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观念的改变,必须超越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与弥合的单一命题与目标,并且在传播理念、传播形式、传播手段、传播机制上努力创新,向着构建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包容的社会空间和文化环境而努力。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
中央新闻网站总编辑畅谈“四个全面”战略布... | 2015-04-2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 | 2015-04-21 |
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 | 2015-04-21 |
以创新为新闻舆论工作提质增效 | 2015-04-21 |
奋力拓展强国之路 | 2015-04-21 |
牢记职责使命 壮大主流舆论 唱响时代强音 | 2015-04-21 |
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 | 2015-04-21 |
改变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逆差” | 2015-04-21 |
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国际传播 | 2015-04-21 |
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这一代媒体人的使命 | 2015-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