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彰显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价值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日益强烈和迫切。因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大气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优美生态环境,是为了让人民更好地生产和生活。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有效防止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避免各类环境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优质生态产品日益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推进绿色发展,就是要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等要求越来越高。安全优质生态产品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民生活提质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老百姓对环保和生态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态生活水平和绿色幸福指数,把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作为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民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内在自觉的需要。绿色发展不仅仅是提供“无公害”衣食住行的绿色产品,更为重要的就是引领人民自觉进行绿色生产活动。这既是一种文明时尚,又是一种内在自觉的生活需要。人民群众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同时又是绿色发展的贡献者,应当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认识到,一方面,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促使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工业文明过度繁荣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也恶化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由于自然、历史以及人类认识能力和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资源紧张和生态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产生活绿色化,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共筑新时代生态文明,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属性,否则,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因此,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引导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使自然资源真正达到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以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发展的绿色化。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