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时代,号角嘹亮;新征程,催人奋进。
2017年,历史的坐标注定铭记,党的十九大举旗定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中国。
一年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更响亮的主旋律、更强劲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了有力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高举一面旗帜
让新思想根植四川大地
指引一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是前方的灯塔;带领一个民族阔步前进的,是高举的旗帜。
旗帜引领方向。我省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引领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
白雪皑皑的川西高原,学习的热度在炉霍县仁达乡格色村村民活动室中升腾,村支书拥洛给在家的党员群众讲解、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近了看我们村,远了看四川藏区,发展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维护核心、忠诚核心。”拥洛的话,让大家不住点头。活动室的墙上,悬挂着鲜红的党旗,交流中,豁然开朗的笑容洋溢在有着“高原红”的脸上。“新思想很博大,就要时时学,只要有空,我们就组织大家学习。”拥洛说。
新的思想唯有被干部群众掌握,才能迸发强大的力量。从高原到平原,从山区到丘陵,我省掀起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的热潮,成为四川大地上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扬的精气神。
“聆听省委书记到我们身边开展的宣讲,心里更亮堂了!”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双吉社区党总支书记高琴英对2017年11月15日省委书记王东明来到干部群众身边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印象深刻。王东明在调研社区治理情况后,针对双吉社区治理实际,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内容融会贯通,娓娓道来。
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带头讲、党委宣讲团集中讲、基层党组织同步讲、专家学者阐释讲,发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覆盖,我省成立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规格”的宣讲团,省委书记任团长,10名省委常委担任分团长,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学校社区,带来300多场直达百姓心头的“及时雨”。党的十九大后,我省及时安排部署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的组织发行和学习宣传使用工作,发行数量达630多万册、位居全国前列。藏区彝区“马背宣讲队”“摩托服务队”开展多语种宣讲,组织汉藏双语宣讲团(小分队)开展各类宣讲1500余场。
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然要求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重大成果,深入研究阐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领导带头撰写理论文章,专家学者聚力研讨,启动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好建强理论阵地平台。
喊响一个声音
让主流舆论更加充沛
“大凉山大有希望!”1月14日,站在“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彝族小伙子拉博通过直播平台向网友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当天,四川日报记者跟随拉博脚步,一起攀上钢梯走进村子,感受当地的发展脉动,直面“悬崖村”蝶变。这场直播,通过“直播四川”主体账号推广到川报观察、凤凰新闻客户端、一直播等平台,吸引了60余万网友的观看。
“大有希望”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里的关怀和牵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的努力。这句“大有希望”的声音里,是响亮的主旋律、强劲的正能量。
2017年是大事之年、关键之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职责使命所在。
人民网日前统计的一组数据耐人寻味,在2017年上人民日报头版最多的省份中,四川位居第二,高达36条。一年来,“人民日报点赞四川”“《新闻联播》关注四川”已经成为朋友圈中的热词。在媒体观察者看来,这彰显了坚定贯彻中央部署,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全省上下凝聚着一股向上的精气神。
党的十九大代表、雅安市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保留着去年10月10日到16日的《四川日报》,“向总书记报告系列报道气势恢宏,充分表达了灾区人民的心声,相信也是所有四川人的心声。”
传递9100万四川人民的心声,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指挥下,省级主流媒体推出深度报道,以强烈的版面语言、视觉效果鲜明体现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四川日报以34个整版推出的《向总书记报告》大型系列报道和《向总书记报告:四川砥砺奋进的5年》特别报道,四川电视台以总时长66分钟推出的6集专题报道《万里写入胸怀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四川》,在全国省级党报党台的同类宣传中独树一帜。在人民日报四川分社副社长刘裕国看来,四川媒体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报道站位高远,气势磅礴,是一场“宽正面、大纵深”式的出色战役性报道。
而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让新闻在这场战役中有了更具深度的穿透力。瞄准网友关切,川报观察、四川观察精心制作推出《总书记说四川话 你听过吗?》《总书记说了这一句 大家都在喊“安逸”!》等新媒体“爆款”产品,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和力,拉近了习近平总书记与老百姓的距离,点击率累计超8000万,被中国记协评为党的十九大期间全国最受欢迎的100个新媒体“爆款”产品之一。
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让嘹亮的主旋律气势更加充沛,奏响新时代四川发展的最强音。人民日报推出8个整版的《砥砺奋进的5年·四川篇》,中央电视台推出时长1小时45分钟的《还看今朝·四川篇》,反响强烈。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也把强势关注的目光投向四川改革发展进程。一年来,我省精心组织迎接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砥砺奋进的五年”、全国两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等重大主题宣传,围绕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等主题,协调中央主要媒体推出涉川报道9800余篇(条),高密度点赞四川工作特色亮点,有力印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凝聚一种力量
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伟大工程需要坚定一致,伟大事业需要聚力推进,伟大梦想需要同心共筑。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而征服新的雪山草地,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汇聚、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面对治蜀兴川的繁重任务,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凝聚了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
这种力量,让奔波在公益路上的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傅艳感到温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真的是汇爱成川,力量无限。”近年来,她带领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开展“促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困境儿童救助”系列项目,共联动发起机构175家,志愿服务达40万人次。去年,她获得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这种力量,让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街道文明劝导员龙仕明感受到变化。“以前嗓子喊破别人不听,还要被误解,现在车子礼让行人,大家过马路都走斑马线。”泸州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龙仕明的工作从原来的“看黑脸”变成现在的“迎笑脸”。去年,泸州成功位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这种力量日用而不觉,如空气一般就在大家身边。走进有百年历史的成都悦来茶园,印刻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楹联、宣传板等,巧妙融入茶馆空间。一些优秀传统剧目,经过全新编排、提炼、升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喝茶、听戏中就能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这种方式我们喜欢。”成都市民吴荣溥已是这里的常客。
这种力量,在历史基因中汲取营养,在创新求变中浸润时代精神。“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可以当历史来研究的,他的价值,越到后世越重要。”去年以来,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一直在酝酿以杜甫为对象的长文。而随着“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全面启动,苏东坡、杜甫、李白、诸葛亮、武则天、大禹等历史名人将在作家们的笔下、纸上,穿越时光“活”起来。
立足实际传承弘扬,去年以来,我省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6大传承发展体系”,出台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推出大禹、李冰、落下闳等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同时,四川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和《四川省文明城市测评细则》《四川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测评体系(试行)》考核内容。
夯实一个基础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在成都工作、生活十多年,文化爱好者袁静发现现在流行一个独特现象:有一种排队,是为了火锅之外的“精神食粮”——看展。哪怕正值严冬,天府之国的看展热度不减。
1月7日,“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展出的最后一天,近3000名观众赶到四川博物院观展。这场以印度和中国的150多件佛教造像雕塑精品为主的展览,共吸引了20万观众现场观展。
“元旦去看的,还需要排队,大家热情高。”袁静已经习惯了“排队”。去年观看另一场在成都举办的展览“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她也是和家人一起排了队。
这场被称为“丝路展”的特展,创造了108万人次的观展纪录,在互联网上逾2000万网友就此话题展开互动,演绎了一场“现象级”文化盛宴。“曾经我们最担心因‘丝路之魂’展起点太高,后继乏力。现在看来,博物馆的热度、人们对高端文化的需求,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想象。”谈起这场“丝路展”,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满是感慨。2017年,堪称川人大饱文物眼福之年。从“丝路展”开始,成都各博物馆精品大展超过10个。博物馆,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客厅。
“客厅”内,透着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川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来抓,推动文艺出版精神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蓬勃发展文化事业。
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天下粮田》,让以刘统勋为代表的正直大臣形象深入亿万观众人心。这是2017年第3部“四川造”电视剧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四川造”电视剧接连在央视“霸屏”,电视荧屏上的“四川现象”引人注目。
去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振兴四川影视、振兴四川出版等工程,围绕重要节点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艺术作品,纪录电影《二十二》创造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第一名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电视剧《我的1997》《索玛花开》《天下粮田》等多部主旋律影视精品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并引发广泛关注,电影《十八洞村》《家园》、话剧《赵一曼》、歌剧《彝红》、川剧《还我河山》等收获好评,33部作品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我省出版经济规模重返全国前十,新华发行集团重回“中国文化企业30强”,组织实施《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巴蜀全书》《刘诗白全集》等重大出版精品工程,推出《红船》《太空日记》《我的19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发展》等一批精品图书。
围绕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聚焦“四好村”创建目标,去年初,我省启动实施“千村文化扶贫行动”。一组数据彰显空前力度:集中推进3700个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送演出下乡3000余场次,新创全国文明村镇77个、省级文明村镇100个,通过“网络扶贫计划”培训贫困群众超过16万人次,创建首批文化扶贫示范村236个……打造了四川文化扶贫升级版。
一年来,我省坚定不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建立省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制定《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负责人“双效”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试行)》;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贯通,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增长,我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服务力生产力逐步提高,人们更加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原标题:凝心聚力新时代 昂扬奋进新征程
奏响实现“四个全面”的时代最强音 | 2016-01-05 |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统领广东工作 | 2016-01-05 |
提振精神,践行发展新理念 | 2016-01-05 |
开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 2016-01-05 |
共谋新发展 开启新征程 | 2016-01-05 |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切实增强阵地意识 | 2016-01-05 |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发展 | 2016-01-05 |
全力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 | 2016-01-05 |
擘画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 2016-01-05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 2016-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