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弱项和硬任务
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
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既要在思想上形成统一共识,明确衡量标准,把握内在各自变量关系,还要聚焦短板弱项,明确工作重点和硬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从当前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来看,在人群方面,要解决好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突出问题;在区域方面,要集中打赢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在领域方面,要突出解决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欠账,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当前要科学精准有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因此,只有明确短板弱项和硬任务,我们才看得准把得牢补得齐,不断把各项工作抓严、抓细、抓实、抓落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防止松懈滑坡,必须一鼓作气、连续作战、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要集中力量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的问题,切实解决好“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措并举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
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切实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此外,要将“两山论”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民生政策的有力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保基本、兜底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要建立完善兜底扶贫的制度体系,完善低保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抓住重点实施精准攻坚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成色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的收官阶段,只有咬定目标,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攻坚克难,切实抓住重点,加快补齐短板,锐意进取,才能在实干苦干中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是到最后,越是剩下难啃的硬骨头,越是需要我们切实抓住补短板的重点,善于啃硬骨头敢于啃硬骨头,确保全面小康是真小康。
因此,针对老弱病残贫困人口,要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托底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制度,统筹安排财力,完成脱贫这项重要任务,解决这块短板。针对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要集中资源力量解决好这个短板中的短板,要充分有效运用政策资源,切实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的交通、资源、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激发主动性,提高就业创业综合能力水平。针对生态、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要确保措施精准,协同发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大水漫灌”和“一刀切”,要坚决打赢这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的攻坚战,确保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成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
总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既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也要客观理性认知当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时不我待的实干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精准发力,加快补齐短板强弱项,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确保如期啃下这块硬骨头,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此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作者倪明胜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付云云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