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适应新常态 促进新发展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www.workercn.cn2015-01-09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为统领,明确回答了我区经济工作“怎么看”和“怎么干”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于我们坚定信心,把握方向,凝聚力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顺应新常态  认真总结新经验

  成绩殊为不易,经验尤需珍惜。两年来,面对极为严峻的内外部环境,我区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上下功夫,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打基础、促发展的大事,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以新思路适应新阶段新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及传统竞争优势趋弱,内蒙古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单一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自治区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在深化区情再认识和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阶段新要求,提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2014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了以持续、转型、协调、和谐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为目标的新部署,实现了自治区发展实际与新常态新阶段新要求的高度契合,为我们在新常态下实现新跨越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更高起点上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良好局面。

  以新部署实现新发展新成效。为推动全区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党委准确研判“三期叠加”背景下内蒙古的新变化新特征,科学谋划,瞄准重点,狠抓落实,做到了观念适应、认识到位、方法对路、工作得力,谋划部署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的重要战略地位,牢牢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内蒙古的定位,主动融入全国发展大局,自觉担负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基地的责任,切实把守好家门、守好边疆、守好精神家园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同时,为推动全区经济工作上台阶、出实效,自治区注重问题导向,强抓薄弱环节,补齐短板,以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推动民生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住生态底线,力促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新常态下,我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推出一系列稳增长、育动力、深改革、扩开放的重大举措,以降增速为结构调整、提质增效腾空间,以补短板为经济平稳增长强支撑,以调结构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动力,以促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添活力,全年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经济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步伐加快,服务业稳健增长,非公经济发展活力逐步释放,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改善。同时,着眼补短板兜底线,大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展。

  主动适应新常态  培育发展新动力

  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状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我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诸多重大转变,未来将进入到一个与过去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之“常”,意味着更高水平上的相对稳定。也就是说,新常态是一种具有新鲜气息、双重特质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新旧发展路径的替代、新旧竞争优势的演化、新旧空间组织的重构以及新旧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认清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内涵,就是要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新常态要有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就内蒙古而言,在新常态下已经逐步呈现出如下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增长速度由数量型高速增长向质量型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结构优化由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转变;发展动力由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变;比较优势由主要依靠初级资源和低成本优势向更多依靠技术、资本、管理等高级资源组合转变;产业空间由资源型产业主导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拉动转变;发展任务由单纯追赶型向既要追赶、又要转型的双重任务转变。面对这种新趋势、新特征,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新常态要有新思维。新常态下,我区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发展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我们的发展思维、发展模式、发展思路乃至发展心态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需要打破掣肘发展进步的路径依赖,放下对经济增速的纠结, 冲出传统思维的藩篱束缚,深刻理解新常态下的增速适度、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绝不能安于现状,而是通过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区经济在新起点上获得更持续、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宏伟奋斗目标。

  新常态要有新发展。推动新发展,关键是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常态的内蒙古,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孕育着重大机遇,需要我们以更“对”的政策、更“实”的创新,推动更“活”的市场,让内蒙古经济在新常态中获得新动力,实现新发展。

  新动力来自“五大基地”建设的优化升级。清洁能源产业优化空间在于围绕“清洁”和“输出”,搞好资源转化和综合立体清洁能源输出通道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优化空间在于围绕“示范带动”和“有序推进”,强化产业升级示范和产业链后续延伸;有色金属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优化空间在于围绕“新型”和“现代”,推动有色产品向终端化、装备制造向高端化延伸发展;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优化空间在于突出“绿色、安全和品牌”,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优化空间在于突出“草原文化和北疆特色”,推动旅游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新动力来自投资新增长点的培育。在新常态下继续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挖掘投资新的增长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增长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中。对我区而言,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产能的优化升级,教育、文化、健康、旅游等消费领域以及生态环保建设投资都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新动力来自消费新增长点的激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围绕老人服务、婴儿服务、健康服务三大消费领域,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消费;围绕消费行为现代化、快捷化需求,加快发展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网络消费;围绕中高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积极发展享受与发展型消费;围绕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努力扩大文化体育消费;围绕健康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健康消费;围绕区位和资源优势,拓展特色消费品产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适销商品和服务,将开拓出我区消费增长的巨大空间。

  新动力来自全区各族人民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进一步激发。近两年,中央和自治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等改革,降低准入门槛,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热情,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全区人口中有六成以上劳动者,如果都投入创业、创新、创造,将产生巨大推动力,成为我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

  新动力来自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改革的覆盖面将更广,内容将更加丰富深入。已出台的改革方案将得到加快落实,简政放权、政府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将得到重点推进和落实。自治区本级权力清单的建立,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扩权强县、水权交易流转、电力自营区等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全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动力来自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国家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将对加快我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融入周边区域发展,提升“五大基地”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形成重大利好。创新与中俄蒙合作机制、深化三方经贸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的深入,也将推动我区向北开放再上新水平。

  主动把握新常态  实现发展新作为

  自治区党委在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区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常态下的大逻辑,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

  强化内需支撑,力促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增长是新常态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需要我们在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上下功夫。要坚持强化基础性和产业性投资、扩大社会和居民性消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巩固增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要把握好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引导好投资方向,优先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促投资合理增长。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挖掘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改善性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电子商务等领域消费潜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新常态下,我区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发展、深度调整、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做大规模、提高素质的任务都很繁重。需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结合”的要求,把内蒙古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去谋篇,将转方式有效融入到调结构、资源转化升值、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及改革开放之中。要把“五大基地”建设作为引领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改革的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要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以节能减排倒逼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具有旺盛活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推动内蒙古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内蒙古经济升级版。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建设农牧业强区。新常态下,要求我们把“三农三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要以农牧业稳定增产、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农牧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统筹做好“三农三牧”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子。要抓特色优势农牧业不放松,加快推动实施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设施农牧业发展和现代种业创新,促进全区农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要抓农村牧区改革不放松,力争在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等标志性、关联性的改革举措上取得突破。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新常态下,改革开放将是我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后发赶超动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改革的办法促进效率和公平将成为自治区施政的着力点,需要我们突出改革重点,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推进农村改革,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改革等。同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对改革推进过程中具体问题的研究,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切合实际、收到实效。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推进铁路、公路、能源通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力争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拓展发展空间、争创发展优势。要拓宽领域谋合作,着力开辟优势产能对外转移通道及能源资源获取路线,加快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搞好与周边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创新与俄蒙经贸、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机制中实现互利互惠。

  持续有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新常态下,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着力推进更高质量就业,继续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一是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扎实推进扶贫开发、百姓安居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等重点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好处。二是更加重视做好就业工作,加强各类人员的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困难家庭人员就业帮扶力度。三是继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基本养老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发展双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区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优势。新常态下,按照打造祖国北疆生态文明风景线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完成这些任务,要求我们在“洁”上下功夫,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利用低碳技术,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在“治”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水污染、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治理,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建”上下功夫,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在“改”上下功夫,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排污许可、排污交易与总量减排相结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

  谋事而定、乘势而动。新常态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党对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改进推动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以务实重干担当的精神,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