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刘宗林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我省农业遭遇“瓶颈”的当下,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放活“三权”等深化改革,培育职业农民,提高科技化水平,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正在经历深刻变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挤压。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控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目标定位上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安全和可持续

  具体来说,一是稳量,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提质,围绕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等关键环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加快形成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三是增效,发挥我省农业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四是生态,在湘江等四水流域和大中城市周边,探索开展农业环境容量评价。

  在布局上更加注重区域互补和产业特色

  应进一步明确我省“四大板块”的功能定位,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互有所长的优势产业带。在环洞庭湖区重点做好“湖”字文章,着力发展优质稻、优质油菜、优质水产品等优势大宗农产品,做好棉花种植结构调整;在大湘西地区重点做好“山”字文章,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种养业;在大湘南地区重点做好“特”字文章,着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禽畜、特色果蔬茶、烟草等高效经济作物;在长株潭地区重点做好“城”字文章,着力推进都市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更加注重科技推广应用和劳动者素质提升

  重点做好“两结合一提升”文章。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科研创新与推广的结合,要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现有的科技资源为平台,建设从研发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从产地到餐桌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二是着力推进农机农艺的结合,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组织实施好“千社”培育计划,重点加强水稻育插秧、稻谷烘干、油菜生产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发,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三是着力推进农民素质的提升,依托农广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职业农民认定工作。

  在组织形态上,更加注重规模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一是坚持家庭经营不动摇。在今年整县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具备条件的市、县,成建制推进,确保到2017年全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二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实施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做强龙头企业,做实农业园区,做大经营主体。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逐年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三是规范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一方面要制定鼓励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资本、技术、管理、理念等先进要素;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四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综合服务、农产品购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力度。

  在发展动力上,更加注重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农业转型发展最大的动力、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明年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的同时,放活“三权”。一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实行分置,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放活农民住房财产权。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在坚持一户一宅的前提下,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扩大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三是放活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扩大试点范围,将集体资产量化、固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保护每个成员的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上市交易,真正让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作者系省委农办、省农委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