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不可滥套“新常态”
邱炜煌
//www.workercn.cn2015-02-02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常态”不能成为空洞无物的标签、有口无心的口头禅、为官不为的挡箭牌,更不能成为实用主义的庸俗论——

  “新常态”无疑是当下的热词,无论是政坛、学界、坊间都把它作为热门话题,这自然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和同志滥套“新常态”,曲解中央新常态的要求,应该引起重视。

  把新常态庸俗化,不但体现在对中央决策的认知模糊、态度漠然,而且还反映了一些人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精神状态,更为严重的是消解人们的斗志、削弱中央的权威。

  不能沦为实用主义的庸俗论

  新常态不是一般的概念,具有深刻内涵和外延,不等同于新问题、新矛盾、新形势、新变化,它至少体现四个特点:新,新变化;常,经常性;长,相对稳定;优,包括提升、纠偏和理性回归。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当前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深刻把握,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对科学发展本质要求的深刻认识,更是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自然融合了上述特点。然而,时下存在为我所用地套用“新常态”的倾向。

  一是标签化。有的同志为了体现自己“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什么工作都冠之以“新常态”。不能把某个偶然、短暂、单一的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视为新常态。

  二是娱乐化。有的同志把社会生活中各种新、奇、特都纳入新常态,甚至成为插科打诨的元素、搞笑逗乐的佐料,堵车误了饭局是新常态,天气转冷上班迟到是新常态,连公务员正常的工作时间不上网不炒股不淘宝也被美其名曰新常态。

  三是贬损化。有的同志把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称为新常态,为等待观望找理由,为无所作为推责任;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有的部门不能随便吃拿卡要,便把“为官不为”作为新常态,对懒政庸政习以为常、心安理得;有的把一些尚不规范或有待明确的事物简单判断为新常态,如一些单位把取消干部职工的正常福利作为政治生活新常态,诱发人们对反“四风”的不满情绪和对新常态的逆反心理。

  不能成为有口无心的口头禅

  当前,一些地方和干部对中央精神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新常态”作为口头禅,只是体现在文件、报告里,好比“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调整、转型、升级缺乏热情、消极观望,甚至口是心非、我行我素。

  落实新常态,要深化对发展的认识。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期叠加”背景和全球经济恢复乏力,我们追求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不再追求“做不到”、“受不了”的高速增长,避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

  要克服“政绩冲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难以摆脱“高速情结”,不能走出“换挡焦虑”,根本原因是政绩观发生偏差。因此要切实落实体现科学发展的政绩考核体系,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及其权重,防止以数字定政绩,以GDP论英雄。

  不能成为为官不为的挡箭牌

  新常态的本质要求是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它不该成为畏难的托词和失职的借口,更不能成为为官不为的挡箭牌。

  迎难而上,积极作为,要敢于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强调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核心要求是在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从“硬道理”到“新常态”,表明我党对“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一以贯之,对“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从未动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中央提出新常态,是依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各个地区情况不同,适应新常态,要注意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只有追求有效益的速度,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者为江西上饶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