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经济学上的自利与道德上的利他
海舟
//www.workercn.cn2015-02-03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看似自利的市场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生活的境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对于人是自利还是利他,就像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一样,历来争议不断。有人说,人就是自利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更不用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利他行为可以看成是利己行为的一种延伸,比如帮助别人是为了受到赞扬或让人尊敬。也有人说,人是利他的,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当然,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利他自然是一个正常社会所崇尚的,也是应该大力倡导的,这里的利他是一种应然。但是作为一种制度的设计,如果把利他作为一种实然的出发点,就会发现难以为继。

  看过李汝珍《镜花缘》的,都知道书中有一个 “礼乐之邦”君子国。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人人利他,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一名隶卒去市场上买物: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这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讲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买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而无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了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讨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哪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

  按照君子国的利他规则,买方说自己买的东西太便宜了,于是拼命抬高价格,说你卖的东西这么好,怎么才卖100元,我给你200元。而卖方则说,我卖的就是比人家的差,不值你说的那么多钱,这样吧,50元给你。如此循环往复,并且以利他的名义一个压价,一个抬价,争执不下,其最结果要不就是卖方无偿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对方,而买方则以最高的价格买下物品,如此永远没有一个双方接受均衡点,买卖不成,交易无果,还相互指责对方。如果交易能够进行,那么君子国所有的消费者其实不过都是白吃白拿的伪君子。当然,这样的君子国在现实中不存在。

  如果换一种方式,在一个公平的市场里,人们都是以自利的目的来讨价还价,因为都知道自己的成本,知道自己的价格底线,也就是说,通过平等自愿的讨价还价,双方都可找到一种价格均衡点,直到双方满意,交易自然达成。

  这里要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交易,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境况,用较低的钱来换取尽可能多的物品,因为有了比较优势,有了劳动分工,才能把多余的物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其出发点就是从自利角度出发,通过交易增加双方的利益,否则谁还会劳神费事去市场交易。

  这样看来,君子国以利他为出发点的规则制定,不但不会促成交易,反而还会引起无休止的争执,结果与其规则制定的初衷相背离。反而是以自利为目的交易,因谈判具有双方同意的均衡点,反而能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

  这就是千百年来市场经济形成的基础,经济人的概念就是人是理性的,也是自利的。这正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发现的秘密,他在《国富论》中说,“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厨师不断磨练他的厨艺,推出精美的佳肴,并不只是为了满足顾客的口福,而是出于自利收获更多的利润。反而是为了他的自利,致使大众能不断享受到他的美味菜肴。看似自利的市场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生活的境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应然上,道德上的利他行为值得推崇,从实然上,经济学上的自利分析值得肯定。只有区别对待,才不至于钻进牛角尖,也不至于走进死胡同。(作者系湖南文化学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