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发展处于关键节点。建设一个让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应当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因地制宜改善生活条件;应当珍惜稻田、麦浪、青纱帐、湿地,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文明更好地充实中华民族文明史、彰显我们的软实力。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日前发布,对“三农”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问题,凸显“三农”在全党全局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及增长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农”发展迈入关键节点。一方面,国内生产成本攀升和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双重挤压”层层紧逼,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双重约束”步步勒紧;另一方面,国家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各项社保措施正与城市接轨,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一些地方开始出现了人员自发的逆向流动。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把握新变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面临着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
新常态下推动“三农”发展,必须围绕强、富、美这个目标任务。建设新农村,决不是“以城吞乡”、“逼民上楼”,把农村变成城市,把良田美舍、青山绿水变成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也不是一个模式“齐步走”,统统都摊工业化的“大饼”,甚至牺牲自然生态去换取一时发展。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建设一个让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应当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因地制宜改善生活条件;应当珍惜稻田、麦浪、青纱帐、湿地,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文明更好地充实中华民族文明史、彰显我们的软实力。
实现强、富、美,关键在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之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就“三农”发展而言,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耕子孙田种当季粮”的发展模式走到尽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创新驱动是必然选项。此处之创新,既包括以科技之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含金量,让数量与质量效应并重;也包括以理念之创新,增加农产品流通方式多样性,深层融入现代化市场体系;更包括以制度之创新,唤醒大量“沉睡的资产”,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多管齐下,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能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格局。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落到“人”上。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更加注重“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强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建设,创新乡贤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一批高素质人才。为此,不仅需要从内部着手,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更要对外使力,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新生力量,特别是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具备现代化发展大视野和知识储备的青年一代。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的广袤天地也正是当代年轻人成长历练的良好舞台。参与新农村建设,脚下多沾点泥土,耳畔多听点乡音,必将对火热生活体会更深,与国家发展节奏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新常态的种种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在首都经济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和突出,反映到新农村建设上亦然。数据显示,北京农村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八成多,但第一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仅占不到1%,同时广大农村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要空间,其重要性日趋凸显。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三农”发展,首都必须有为,也大有可为。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发展好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必将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注入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