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持续深化改革 实现跨越发展
——对推动质量安徽建设的思考
朱琳
//www.workercn.cn2015-03-27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安徽省质监部门积极转变职能,狠抓质量发展纲要的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该省质量升级和经济升级。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该局主动适应、积极作为,以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法治化、质量工作专业化、质量工作社会化、质量工作信息化、质量工作品牌化为着力点,推动质量安徽建设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安徽省质监部门积极转变职能,狠抓质量发展纲要的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安徽质量升级和经济升级。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攀升。连续10年发布《安徽省质量状况白皮书》。截至2014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2.9%,连续11年稳定提高。安徽省质量工作得到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充分肯定;质量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主导和参与制定4项国际标准、774项国家标准、2387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全省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23个,居中部第一。培育地标产品52个、名牌产品1353个,名牌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产值和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40%;质量治理方式不断创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并培训6500余人。加强质量信用建设,新建汇集80万家企业数据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平稳顺利推进质监体制调整。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简政放权,省质监局权力项目减少78.1%,行政审批减少45%.安徽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质量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在全国创新建设首个综合性质量文化长廊,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亮点工程”、“质量科普示范基地”。省质监局机关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是全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省级质监局。2014年,以“一手抓质量治理、一手抓质量文化”创新理论为代表的一批质量成果获得“质量之光”6个奖项,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作为质量工作的牵头部门,安徽省质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大会和安徽质量大会精神,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助推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和依法治理为保障,强化质量安全防控,持续推进“质量强省”建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质量安徽建设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法治化。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战略部署,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围绕重点工作,在形成“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保障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推动节能减排、服务民生、强化技术保障以及规范工作程序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快政府规章制度修订工作。积极推动《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等地方质量立法工作。严格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和落实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大力简政放权,推进由注重事先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做到“一切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坚决整治质量安全隐患,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执法打假和“质检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专业化。要把质量专业化队伍建设好,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继续抓好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聘任工作,力争5年内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全覆盖。要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4大质量技术基础工作,把质量专业化机构整合好,把质量专业化服务作用发挥好。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夯实计量基础,努力使能源资源计量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加强认证机构监管,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社会化。以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为契机,推进和落实好对市县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大力营造质量安徽建设的舆论氛围,宣传质量大会精神,让“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大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发挥企业质量信用平台的作用,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企业质量监督,努力创造良好的质量信用环境。抓好质量文化建设,提升安徽质量文化长廊品位,力争使其成为国家级的质量文化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并组织好“质量月”、“质量之光”公众评选等活动,讲好安徽质量故事,唱响安徽质量声音。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信息化。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实现互联互通,推动质量数据集成。通过对质量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质量监管提供支撑,为行业和企业等提供服务。抓好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整合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好质监业务子平台,并运用云计算、语义分析及数据收集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实时采集质监系统内部、网络新闻媒体、论坛、微博以及政府网站数据,进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风险比较分析、质量对经济影响研判等,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等提供质量监测、咨询和分析服务。针对互联网消费特点,全面建立各类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强化质量信用评价结果与监督检查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品牌化。切实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提质增效、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集中全省名牌、商标、老字号等优质资源,培育更多优质产品,着力打造“品牌皖军”。2015年围绕品牌建设着重抓好“七个一”工作,即:一个规划,组织制定全省品牌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一个机制,建立品牌推进信息互通和统一发布机制;一个平台,组建安徽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一个专项调研,开展品牌调研和跟踪问效;一个网络,开通安徽品牌网;一个窗口,设立安徽品牌之窗;一个展馆,建设安徽品牌馆和安徽地理标志产品走廊。同时,借鉴吸收上海自贸试验区质检创新制度经验,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需求,积极推动质监工作区域联合,深化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交流和合作,通过集中品牌资源,发挥品牌叠加效应,大力培育塑造品牌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推动更多的安徽品牌成为中国品牌、国际品牌。(作者为安徽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