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言蹊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自贸区建设发展,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建立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的体制机制,实现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上海自贸区这块备受外界关注的“试验田”里,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无疑最受瞩目。其具体内容涵盖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金融机构资产价格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以及促进跨境融资等。这些改革创新目标的达成,难度高、风险大、涉及面广,其试验成果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应对国内外挑战,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控制在向全国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过程中的风险,这对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
从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的成绩单看,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正在逐渐显现,特别是近期随着沪港通的推出,相关主管方面释放的允许自贸区内合格的个人开设资本账户,以及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在上海自贸区以外地区正式开展等风向标可以看出,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创新领域的积极的、可复制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是以国家金融改革的总体战略为重要引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并非仅仅局限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试验区里面。它的每一步发展动向,都与国家整体的金融改革相呼应,都是以国家金融改革的总体战略为引领。
二是以制度创新为内在核心。与一些功能性设计相比,上海自贸区定位的核心是试验,重在制度创新,其意义在于成功之后向全国推广。特别要强调的是,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绝不是要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而是要在最难撬动的金融改革创新领域,进行制度意义上的创新,进而探索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避免可能发生的金融开放的系统性风险。
三是以新型自贸园区为定位。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通常由单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境内设立,更多地是强调较高的贸易管理自由度和较多的经济政策优惠。一年多来,上海自贸区在提升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勇于超越。与传统自贸园区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的开放主题是推进投资自由化而不是单纯贸易自由化,产业取向是注重现代服务业而不是扩大加工制造业,发展主题是注重提升贸易功能而不是削减关税提升贸易量。
四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要目标。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上海自贸区不是与内地市场相隔离的“特区”,更不是完全搞“外来外去”,容易引发资金、价格的双重套利的离岸市场,而是紧紧地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要目标,各项措施均着眼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有序、可控地先行先试。
五是以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为创新主体。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都是坚持以各类金融机构为主体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目前在上海自贸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顺畅地提供对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贸区里的实体经济的需要。
六是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底线。先行先试要有效积累经验,必须要把风险防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在这个试验过程当中风险防范的意识不牢,措施不到位,导致出现金融风险,那么不光会影响整个自贸区建设,而且会使我国整体的金融改革创新安排大打折扣。从实践来看,上海自贸区坚持“一线放开、二线管好、适度渗透、有效监测”,充分发挥了腹地优势与辐射功效。
虽然上海自贸区成立时间不长,在犹如坚冰的金融改革创新领域,许多措施还在探索,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已经逐渐露出苗头。展望未来,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方向,应主要集中在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好、管理好试验区的重大决策,更好地推动相关金融改革规划取得实效。具体而言,就是围绕金融改革创新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形成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境外融资、银行业准入、期货市场等方面相互协调推进的新格局,以此实现金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破冰”,全方位推动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 2011-11-28 |
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转向“逆调控”方式 | 2011-11-28 |
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 | 2011-11-28 |
探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新途径 | 2011-11-28 |
重大成就令人瞩目 深化改革不负众望 | 2011-11-28 |
上海自贸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支点 | 2011-11-28 |
适应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 | 2011-11-28 |
让试验田上培育出的种子尽快开花结果 | 2011-11-28 |
改革再扬帆 深水再起航 | 2011-11-28 |
自贸区提速备战挂牌时刻 百余项措施将同步... | 2011-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