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
——一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5-05-07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宏伟蓝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意见的发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时数载,由来已久。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并将其提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如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一步步有了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从理念到实践落实,这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也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

  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民美好的环境愿景。严峻的大气、水、土壤污染形势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绕不过去的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让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大打折扣。“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日子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污染严重,没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城市不是幸福之城。唯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才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破解日益突出的资源承载困境。我国资源承载状况不容乐观。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方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作为中华民族生存的载体,资源的紧张和枯竭成为制约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怎能承载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我们需要加强能源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能源资源的需求管理,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鼓励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打破资源环境制约,才能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乃至生存危机。

  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解决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人口、资源、环境之间问题的源头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谋求人民长远福祉,要求我们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华民族自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注重遵从生态规律,重视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我们需要以和谐、循环、适度、优先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作为前行方向,让可持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增添强劲动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追求。它不是一时的策略,而是长远大计,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华民族才能在古老的国度里持续发展,人民才能拥有更大的福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