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正确认识 积极应对
——“互联网+”系列谈(一)
颜廷标
//www.workercn.cn2015-05-13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创新总是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但一项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有时是难以预计也是难以估计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出现就是如此。互联网正在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颠覆性的变革,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必将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深刻内涵:由“+互联网”到“互联网+”

  从互联网的雏形产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其快速发展是在商业用途之后,但真正导致其角色的巨变是近几年的事,这与技术与产业的互动紧密相关。很多人认同把工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蒸汽机时代的工业1.0,电力时代的工业2.0,自动化时代的工业3.0和互联网时代的工业4.0.工业4.0是指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构建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实体物理系统”,将封闭的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开放的、智能的生产空间。如果说工业1.0和工业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工业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但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作为工具信息网络,它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

  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并从你的账户扣除相关费用。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所以,一个+号的位置变化其实代表着深刻的变革。正如《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所说:“与其说互联网是一场技术革命,不如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

  突出特征:由物理对接到颠覆式变革

  “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对接,而是根本性的变革。

  1、从产业发展场景看,“互联网+”由物理空间扩展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互联网+”的场景遵循的是互联网思维方式、互联网游戏规则,这与此前的单一物理空间、物理场景有质的差异,通过信息交汇、信息交换、信息整合等替代主导着物理空间中的实物交汇、实物交换,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由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的精准分析也使得生产、销售、消费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有机地统一起来。所以,“互联网+”不是某一方面的改变,而是基础支撑系统的转换。

  2、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更多的是以物理空间为载体、以物的交换为目的。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信息的交换趋向于个性化、多样化,正在不断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交网络的全面普及。它以社交媒体为基础,通过向人们提供撰写、分享、评价、讨论和相互沟通等功能,实现了由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传播信息的过程。

  3、从创新组织模式看,由封闭的试验室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到开放式、大众创新。传统的创新1.0时代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从实验室开始的,是一个线性过程;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已经是2.0时代,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典型例子包括Web2.0、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等。

  4、从产业竞争地位看,互联网巨头成为产业的主导者。多年位居世界500强首位的沃尔玛,核心优势是其对“信息流”的整合能力。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纷纷积极涉足家电、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是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战略选择,其主要方式是直接购买、并购现有生产线等,而其未来的产业(产品)则是智能化的“互联网+”,直接站在了产业链条的高端,主导着产业发展方向。

  5、从供产销与消费流程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由生产到销售的单向流程,将创意、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消费融合于一体,出现了众创、众包、众筹等模式,打破产业链条单向流程可能出现的瓶颈,突破了知识、信息、物品传播或流动上的空间制约,大大提升了效率与效益。

  抢抓机遇:由被动接纳到主动拥抱

  其一,提高认识,消除误区。现实中,仍有人认为“互联网+”就是赶赶时髦,实际意义并不太大;有人对“互联网+”的认识仍停留在工具的阶段,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无关;还有人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主要是炒作起来的,泡沫成分较大。这些认识误区既与一些人对互联网近年来出现的颠覆式创新认识不足有关,也与人们在对待新生事物上的惯性、惰性有关。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互联网+”已经是颠覆式的变革,需要我们理性看待“互联网+”,积极投入到“互联网+”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中。

  其二,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互联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从政府到普通公民积极应对。从政府角度讲,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快制定相应的规划,出台鼓励支持政策,营造“互联网+”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从企业角度讲,要审时度势,谋划“互联网+”的新思路、新措施,加快由“+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在竞争中重塑优势;从公民角度讲,“互联网+”直接影响就业和生活,每个人都要思考如何适应新环境、新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做些什么、怎样做。这既是竞争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