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30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30周年院庆,中国经济学知名教授厉以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等经济学家到场,共忆光华30年。
在庆典上,厉以宁罕见地发表长篇致辞,细数参与中国改革十件事,教育支出占比、产权制度改革、证券法起草、非公经济三十条、扶贫开发、区域发展新思路、股权分制改革、建立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体系、林业改革及尚未完成的中国经济低碳化,桩桩件件都体现出厉老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杰出贡献和殷切期盼。“为实现中国经济改革,我们曾承受压力。”厉老坦言。
确立教育支出
占国民收入4%标准
伴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于1985年应运而生。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我今天要讲十个问题,光华建立30年以来所经历的十件大事,主要是跟我们国家的建设有关。”开场并无铺垫,厉老直抒胸臆。
厉以宁说,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刚成立时,就承担了一个国家项目,即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问题。当时,我国教育经费仅占国民收入比例的3%左右,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经管系教授的共同努力下,确定了教育支出应占国民收入4%这一标准。
“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我们(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的占比)终于超过了4%.”厉老说,这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身的经管系,在国民建设中作出的第一项贡献。
低碳化应成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
在一代中国经济学家的探索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并直登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宝座,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不过,厉老对中国经济仍有殷切期盼,“现在还没有完成的,正在做的,就是搞中国经济的低碳化”。厉老透露,最近由他与朱善利、黄涛等光华学院教授成立专家组,探索中国低碳化发展的道路。
“我们建议,目前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是不够的,现在加一条,第五个目标就是低碳化。”厉以宁说,环境是我们共有的,资源是我们共享的,必须把低碳化做好。
30年时间很长,但对一个处于经济改革、社会发展大浪潮下的国家,又如白驹过隙。除上述内容外,厉以宁还带领光华师生参与我国扶贫开发、区域平衡发展、林业改革等,在方方面面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飞速发展,让对中国并不陌生的斯科尔斯感慨万千。他说:每一次到访中国,无论是北京、上海,或者其它城市,都感受着重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认知广度、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都令他印象深刻。
还原“渐进改革”本义 | 2010-07-19 |
马庆钰:还原“渐进改革”本义 | 2010-07-19 |
观点摘编:公平分享改革红利 | 2010-07-19 |
专家展望十八届三中全会 | 2010-07-19 |
均衡式改革是转型发展主旋律 | 2010-07-19 |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 2010-07-19 |
观点摘编: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 2010-07-19 |
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14):探讨中高... | 2010-07-19 |
靠全面深化改革筑就中国梦 | 2010-07-19 |
汪玉凯:“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的“二次改... | 201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