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5年中国经济遇到了需求和速度下行,以及最近股市动荡等宏观经济运行的波折。我们也遇到了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需求疲软、产业结构面临调整等转型时期。因此,国内外出现了一种看空和看衰中国经济的舆论。虽然中国经济未来面临问题和风险,然而,中国经济未来有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潜力。
目前经济发展中确实有不确定性因素,但这些因素构不成对中国经济发展能力的破坏性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短短的30余年时间中,创造了世界史上经济发展的奇迹。学习先进技术,勤劳吃苦,节俭储蓄、积累和投资,创业奋斗,走出去开拓市场,适应环境和应变,都是支撑中国经济的潜质和能力。对于经济和股市遇到的困难,我们完全有能力跨越过去。信心来自于中国发展的这样一些潜力。
正在进行的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中国未来国民经济还会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积累了很多基础优势,并在不断发展:(1)积累了经济发展的规模巨大的优质人力资源。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受中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如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一样,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也到了国外留学生和往届毕业的海外人才大量回流的阶段。根据舒尔茨等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这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强劲的动力。(2)科技投入实力增加,2014年达到13400亿元,占GDP2.1%,技术研发能力大大提高,科研和技术转化条件今非昔比,许多技术正源源不断有创新、被培育、产业化,成为制造业换代升级和服务业转型的基础。2013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升至第19位,一些新领域的技术,我们与欧美日等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在全球进入领先地位;形成了实验室、孵化器、中试平台、规模化投产的技术产业化体系。(3)高铁、核电、移动通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以及吸收、消化和再创新,日益集成和形成产业,提升了中国的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同时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也改变了服务业态,大大降低了中间成本,节省了信息、交通和租金等费用,扩展了服务业的新领域,促进着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万众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实体经济,是人民富裕和消费需求旺盛,中国未来经济良性循环以及持续增长的基础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促进万众创业改革行政体制,简化了许多审批程序,提高了创业准入的便捷程度;创新和创业同促进,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清理收费,减免税收,增加了市场主体的数量。从2015年4月数据看,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34.6万户,同比增长12.0%.其中,企业38.9万户,同比增长5.9%,个体工商户93.5万户,同比增长17.1%.
日本20世纪高速发展时,提出要以中小企业立国,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时非常重视并提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而我国台湾地区也是以中小企业立岛。这三地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达40到50个之间。这说明,大规模的微创业,特别多的中小企业,是增长的强劲动力,是解决就业,人民富裕,消除收入差距,并带来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的最重要战略。
大体估计,假如我们每千人中小企业(将5个个体商户折算成一个小企业计)的数量达到发展中国家一般的每千人30个的水平,企业的数量就会达到4100万个左右,按单位企业从业10人计,如果年平均收入为36000元,交社保10000元,劳动报酬就为46万元,业主利润年30万元,投入折旧20万元,即便是国家免除一切税费,其形成的GDP也在每年100万元的规模。目前,我国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不足20个,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可能每千人30个中小企业与发展水平较相适应。假如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正常,未来的国民经济中,大投资、大资本、大企业和大项目所减少调整的一部分GDP,就会由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形成的增量所替代,在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出口转型升级和更高层次的“走出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新的增长动力
首先,从出口的升级看,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品牌销售体系。中国制造有了华为、中兴、中车、华龙、大唐电信、阿里巴巴、小米、三一重工等在各个领域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各门类产品生产和出口销售,初步建立部门联动、行业协同,形成出口协调机制,扼制多头恶性低价竞争;正在建立全球批发、出口和各地区代理,甚至零售等上下游一体的商业网络,掌握销售的主动权,控制销售环节的利益漏损流失。
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我们不仅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内已经满足了需求的产业,按照产业在全球梯度发展的规律进行转移,同时也促进大规模和集成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严格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约定,防止核不扩散的契约保证等前提下,着力推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技术的高铁、卫星、核电(AP1400和华龙)、移动通信(华为、中兴、大唐等)、大飞机、北斗卫星定位、大型计算机系统、大型水火电站等技术密集、销售额大、附加值高的项目出口,并且使之设计、技术、工程建设、培训、后续服务等成套和连续化。既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也扩大中国发展的外部需求空间。
再次,鼓励中国投资走出去,既要中小微投资者走出国门,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也在走出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别是不受国际规则限制的民营大型和特大型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销售等市场上,崭露头角。有的央企吸收各国各方资本,形成合资跨国企业走出去,既形成了现代跨国公司治理体制,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也降低了企业内控和监督的风险。一些企业,在全球视野和格局中,变过去的最终产品出口为一部分中间产品出口,在生产地组装并销售,从而消化国内产能,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调整和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并在全球经济空间中,在与吸收投资国的合作共赢中,通过国外制造服务、贸易和资金的国际流动,获得国民收入的净流入利益。中国对外经济战略中,秉承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产品和产业走出去组合,金融与投资联动,贸易与产业联动,国内与国外形成产业关联,形成走出去的国家战略、部门协调、协会机制和企业跨国公司体制,进行成本收益核算,避免内部人控制,防范外部和内部道德风险,使国民将净收入回流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缓解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紧张局面,弱化劳动力成本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以出口质量替代出口数量,以技术品牌商业网络的高出口竞争力替换低端制造产品规模出口的弱竞争力,出口和走出去方式的转型,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获得新的拉动力量。
全面深入改革,会激发民间和社会活力,形成推动未来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
唯有改革,才能激发人民、社会和市场的活力和动力,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所在。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体制环境的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决定中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路线图和时间表。
调动活力和拆除阻碍经济发展藩篱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正在有序展开和深入进行。行政体制上,简政放权,减少审批和办事环节,重在服务和监管,推广负面清单管理;区域体制上,完善自由贸易区并复制推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长江经济带;财税改革方面,营改增转型,清费减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准入开始放宽,民营银行设立开始破冰,通过降息降准促进资金低成本流入实体经济,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利率在逐步市场化,企业上市融资发审制度向注册申报制改革,保险产品在不断创新;国企改革方面,去行政级别化,国有资产通过减持补充养老金而社会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反垄断改革力度;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所有土地和房屋确权发证,鼓励土地等资源流转,同地同价,集体建设用地平等进入建设市场,使农民能获得应有的土地财产性收益,建设竞争性的土地市场,土地出让金转向房地产税,解决土地房屋年期弊端等改革,有的开始落实,有的在制定方案,有的提上改革议事日程;人口流动、教育和生育方面,户籍制度改革在逐步推进和放开,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跨区转移推进,向居住和工作在城市的所有人口提供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在扩大,高等教育内容在向鼓励创业、创新和职业方面改革,生育体制也在逐步改革放开;通过户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土地房屋等综合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城市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我们是一个有着聪明才智和勤劳创新创业潜质的民族,我们有巨额人力资源、大国规模经济、民间储蓄率高、雄厚制造业基础等条件,还有较完备的能源、信息和交通体系。这就是我们能持续发展的优势。
我们的未来是,建立一个制定规则、提供服务、监管裁判、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和不越位的政府,消除一切阻碍干事业的体制障碍;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和调动中华民族储蓄、投资、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奋斗去创造财富和自己美好的生活;广罗海外人才,在对外双边和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中扩大中国发展的空间。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和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才能释放中国社会巨大的能量和活力,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在未来持续健康地中高速增长。(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大理论观点决策部署解读 | 2010-11-30 |
温家宝: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 | 2010-11-30 |
罗志军:“两个率先”在江苏生动实践 | 2010-11-30 |
时代考验:机遇与挑战 | 2010-11-30 |
保险业光靠跑马圈地不行 | 2010-11-30 |
改革是避免“城市病”的最有力保障 | 2010-11-30 |
加速释放最大内需潜力 | 2010-11-30 |
健康经济:经济发展新模式 | 2010-11-30 |
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 | 2010-11-30 |
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 201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