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利润至上的资本逻辑、传统工业的技术缺陷以及对于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已经把中国的自然环境推向生态危机的边缘,环境污染防治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在这场攻坚战中,国企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
以金融出名的光大集团,拥有环保业界领军企业——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光大国际”)。从2003年开始,“光大国际”进入环保领域,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市场领先的“一站式、全方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固废处理、环保水务及新能源三大领域。“光大国际”的实践,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国企在环保中的作用。
国企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执行载体
国有企业作为支柱性载体将在环境污染防治中发挥引领和关键作用,这是由环保行业的特点决定的。环保行业要兼顾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环境污染防治任务复杂艰巨,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领先的技术实力、成熟的运营经验,更要放眼长远、统筹布局,提供全面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并且要耐得起较长的回报周期。上述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政府以行政命令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民营企业逐利的本性使得民企投身环保动力不强,且民企普遍资金实力有限,技术投入不足,通常处于产业链的某一环节,缺乏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在获取政府支持方面不具备优势。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一定的社会公共属性决定其能够兼顾各方利益,不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这种天然优势使其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两极之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兼容性。因此,国企势必在环保事业中起到引领和关键作用。
环境污染防治首先在“防”
“防”就是变被动为主动,从源头控制污染。以防为先构建环境污染防治体系需要坚持一个理念、发挥两种机制和强化三层约束。
坚持一个理念。企业应当顺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树立绿色经营理念,以绿色经营为战略,用绿色经营的模式构筑竞争优势,通过节约和效率创造新财富。
发挥两种机制。即“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机制”以及“政府的规划与监管机制”。政府在环保行业中应当“有进有退”。“进”在于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环保发展规划,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制定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规范、维护环保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退”就是让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8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加快推进排污权交易”。通过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污染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使节能减排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运用市场手段更加高效地推动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三层约束。即强化文化与道德的内生约束、行业政府法律三位一体的中层监管约束、社会舆论监督的外围约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理解为天地人和谐共生。然而今天污染的水、雾霾的天,种种不和谐究竟谁之过?恐怕每个人都难脱其咎。每天多浪费的一滴水、一度电,多开的一次车,甚小行为都在增加着环境的负荷,更何况为了追逐利益而对环境做出的种种破坏。强化文化与道德约束就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自觉主动保护环境,以美丽中国为信仰和追求。
文化道德是软约束,软约束力度不够就必然要上升到三位一体的硬约束。一是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通过一系列行业标准或规范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二是政府通过政策及行政手段直接约束市场主体行为;三是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变人治为法治,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
社会舆论监督的外围约束是内生约束和中层约束的延展与有效补充。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舆论监督威力空前。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使得舆论监督更高效、参与度更高、参与面更广。环保应当善待且善用舆论监督,引导公众重视环保、弘扬环保精神、曝光批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环境污染防治其次在“治”
治理的两端中一端是制污,另一端是治污,前者要做减法,与生产伴生的污染要越来越少;后者要做加法,污染防治的技术要越来越领先、手段措施要越来越多元化、监管处罚力度要越来越大。作为央企环保的积极参与者,“光大国际”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三个路径做加法。
技术优先。在技术、装备方面,与我国的改革实践类似,光大环保走出一条从引进吸收到创新改造、自主研发再到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最早光大与威立雅合作,但很快就实现了独立自主运营,到现在已积累超过10年的运营经验。光大环保的技术方案已能解决包括高浓度污水处理在内的世界级难题。光大环保建立了自己的设备制造中心,既有效降低成本,也更适应我国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实现从“拿来主义”到“技术自主”的跃升。
义利兼顾,义在利先。作为国企,“光大国际”始终坚持将积极履行环保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创业伊始就以高标准严要求促发展,率先采用欧盟2000的排放标准,严于国内标准,做到“肯投入”。“光大”进入环保领域10余年间,已落实的100多个项目涉及总投资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今年10月,“光大国际”采用BOT模式建造杭州市余杭区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人民币,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预计每年提供绿色电力超过2.9亿千瓦时,烟气排放全面执行欧盟2000标准。该项目是国内少有的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垃圾发电项目。
立体多维度的一体环保概念倡导者。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光大国际”定位由最初的污染处理者,发展为环境治理者,到目前的城市环境管理师,开创了“点”“线”“面”“体”多维度一体和谐环保的光大模式。4个层次的生态型经济,体现出从单一到结合,从结合到复合,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推进,都将促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所谓“点”:“光大国际”最初以固废污水处理为发力点。所谓“线”:“光大国际”依靠科技创新布局全产业链,向上游进军环保科技、环保设备制造行业,下游发展以垃圾发电为代表的环保能源、再生水供应循环利用。所谓“面”:随着各业务板块全面发展,“光大国际”具备了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能力,倾力打造“光大式静脉产业园”,以专业、集约、高效、一站式的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最大化。到目前为止“光大国际”先后共投资建造9个环保产业园。立体多维度的一体环保概念倡导者——光大模式,正在城市环境污染防治中更加高效发挥作用。“光大国际”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是社会与环境责任的积极承担者”。所谓“体”:“光大国际”要做绿色城市的经营者,从静脉产业园走向城市,走向世界。
再定位后的国企在环保产业中大有作为:环保技术已成熟,中国企业已做好准备打赢环保这场仗;中国企业要把握环保技术的最新趋势,走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之路;污染治理需从“谁污染、谁治理”的分散模式向合同式第三方治理模式转化,让集约化、专业化发挥作用,国企在其中责无旁贷。(作者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避免四个误区 | 2010-10-08 |
重视文化要素提升品牌价值 | 2010-10-08 |
采购自主品牌公车改革可喜一步 | 2010-10-08 |
论文选编(二) | 2010-10-08 |
砥柱中流展雄风 | 2010-10-08 |
变废为宝 高效发展的选择 | 2010-10-08 |
用新工业革命振兴湖北制造业 | 2010-10-08 |
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贡献 | 2010-10-08 |
王 毅:抢占环保产业“蛋糕”企业需苦练内功 | 2010-10-08 |
打造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源 | 201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