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近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向“改革红利”要经济活力,市场广为关注的国企改革揭开新的一幕。国企改革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热情与发展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搞好国企改革“一箭多雕”。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国企改革有着特别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必须重视实业。如果没有实业、没有企业载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云中漫步,成了无本之木。对目前阶段的中国来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而抓好实体经济的关键是搞好国有企业。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把市场化改革走到底。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从客观环境看是结构问题,结构调整暴露出大量的产能过剩、无效投资或低效投资;从主观意愿看是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者由于不看好未来市场,即使有大量的社会资本,也不愿意投入,尤其是投入实业。要改变目前的局面,关键是放开市场,推动改革,让市场看到信心,让愿意投入的资本开始投入市场,并发芽生根,而国企改革正是提振市场信心的一大突破口。
另外,中国的国有经济体量庞大。2014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可以说,国企改革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表现至关重要。因此,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方面,这次国企改革也殊为重要。
种种迹象显示,国企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改革作为调整结构的根本依靠,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8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章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配套文件基本形成。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今年5月,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20次全体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推出顶层方案时机成熟。
综观《意见》内容,有几个重要信号值得关注。一是在基本原则上,国企改革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一表述清楚地表明,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国有经济是主,非国有经济是辅。国有经济的主要代表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今后仍将在中国经济中保持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主要目标上,要求到2020年,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成果,形成符合上述原则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些改革目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市场化的方向和路径。国企改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应该也不会与市场化改革逆向而行。三是在改革方向上,核心是国有监管从管企业转向管资产。这是新一届政府在国企改革宏观思路上的最大突破。对于国企改革,如果不能真正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那么,对于千差万别的企业,单从每一个企业自身出发,设计混改方案,是很难拿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万全之策的。四是在改革思路上,国有企业将实行分类改革,把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公司治理中,随着所有权结构的变化,需要由过去行政化、形式化再加上内部人控制、分享的公司治理向商业化、实质化并有基本透明度和制衡性的公司治理转变。
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企改革更多是利益改革问题;但在新常态下经济下行时,国企改革则事关生存。面对复杂的形势,国企改革从哪里找到抓手,显然如果还沿着过去的思路将会困难重重。新一轮国企改革应该牢牢把握这次国企改革的总基调,在《意见》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改革方向以及改革思路上坚持走下去,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论文选编(一) | 2012-03-28 |
莫将“价值管理”误解为“市值管理” | 2012-03-28 |
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 2012-03-28 |
习近平就国企改革频“发声”:“三个有利于...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
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探讨 | 2012-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