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亚当·斯密社会分工理论的提出直接推动了工业组织的劳动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大,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成为可能。而后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更极大提高了岗位的劳动生产率。直到今天,通过规模化手段降低成本和差异化手段提高收益仍是工业社会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两条最基本途径。
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大大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如今,以土地承包权颁证确权和土地合法流转为核心催生的农业新常态使以工业化的组织方式对传统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成为可能。通过规模化的经营,一是可以在这些农业组织内部通过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劳动效率;二是通过差异化和品牌化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溢价。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只有在规模经营的推动下,才有可能实现生产组织的内部分工。在农业产业资本的整合下,农业生产要素可以按照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科学的分工体系。通过效率提高,降低农业生产的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环节内外两个方面来体现。
在农业生产环节内的体现。首先,通过取消农业生产的家庭界限,可耕种的土地资源可以最大获得限度地释放,也可以根据经营需要灵活确定耕种面积。其次,不但可以根据耕种面积来确定与之匹配的劳动力数量,更可以根据品类和农业生产的流程需要设置合理的劳动分工,提高劳动效率。最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更便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大型农业工具的使用。
在农业生产环节外的体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势必增加农业生产环节在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影响力。首先,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化的采购,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其次,可以提高在农产品的议价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毛利空间。再次,因为土地是农业产业链条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经营要素,农业生产组织完全可以凭借这一资源优势,沿着农业产业链条上下拓展。向上,可以进入到农资相关的领域;向下,完全可以打通从地头到销售终端的渠道,获取更多的流通领域利润。
农业生产的差异化经营。按照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模型,相对于规模化的成本控制优势,差异化是工业社会的另一个竞争手段。以规模化为基础,农产品的差异化体现为品类和品质的品牌区隔。
品类的差异化。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和多样化的土地资源为农产品品类的差异化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一寸一品”、“一县一品”正是体现了这种品类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地理优势和市场需求,中国的农业资源完全足以支撑打造出大批的特色农产品。
品质的差异化。在石化农业的大背景下,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产品就成了与“化工农产品”相区别的最大差异。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条件已经开始具备。首先,过量的石化要素的使用,不但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也已经开始威胁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城市中产阶层的崛起,再加上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推动,对于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需求被极大释放出来,这为农产品的高溢价提供了可能。最后,较高溢价品质农产品的存在,打开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的空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总之,将农业经营纳入到劳动分工和科学管理的框架中,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重新进行产业链的分工和劳动效率的再提升,同时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以规模化和差异化两条基本的竞争策略为基础,获得农业产业链的优势,最终以农户掌握的农业资源要素参与到整个工业产业链和城市经济的价值分配,实现工业与农业的良性协同发展。
如果将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义为中国农业的2.0版,那么以现代工业模式和理论为指导的农业工业化则可以称为中国农业的3.0,而如果将农业工业化再置于互联网+的产业趋势中,基于移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实现需求方和农业生产经营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将真正贯通“餐桌到地头”信息传递,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周期性波动风险,实现中国农业的4.0。(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林耀华先生对当代中国人类学所做贡献再认识 | 2010-05-25 |
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社会学贡献的再认识 | 2010-05-25 |
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 | 2010-05-25 |
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 | 2010-05-25 |
思想不应私享 | 2010-05-25 |